人人心中都有个理想的音乐厅
本帖最后由 恰空zzz 于 2019-3-4 01:28 编辑私以为每个器材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听觉习惯,甚至谈到英国声之类的泛概念,都在说群体听觉习惯对工业设计走向的投射。有的朋友钻字眼,什么艺术之类,就毫无必要了。艺术是作曲与演奏者的事情,是不是艺术,听的人自己说了算,器材和他人说了不算。
而听觉习惯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听觉习惯的形成,也可以理解为理想音乐厅声学设计的混响风格选择,这种选择就不存在绝对声学了,只存在设计过的相对声音。因为混响的时间是有取舍的,导致音色的区别,加上坐次远近,以及空间大小,导致每个器材设计师都在设计之初,不自觉的就谋定了一个理想音乐厅。
为什么做不到绝对客观呢?那是因为每个录音都有自己完全不同的物理空间条件,在那个现场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混响尺度,期望放在回放设备这把统一的尺子上,得到绝对公正的结果,几乎等于刻舟求剑。这才出现了HIFI的百花齐放。有人说8Xr不就是绝对公正的判官吗?听过各种现场的兄弟,难道没发现,8xr只是貌似客观,离现场简直十万八千里呢!那只是一种所谓专业的回放风格而已,和千万种现场听觉体验,真没什么可比性。
因此,回放就该归位回放,回放已经创造了属于它自己的听觉维度,现场永远只是参照系,而非绝对标准,原因就是以上的陈述:根本就没有一个绝对声学的存在,它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所幸有的人把它设计出来,让另一部分有类似听觉需求的人回应。我爱HIFI,与真相无关。
以上描述,当然只适合录音回放失真低,素质较高的HIFI器材,缺频、解读能力低下的不在此讨论范畴。
3年后复观,可以明志。 每个人都有个自以为是的正确的声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