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kobo的录音小馆 & se-master1初啼 (sm1继续更新煲机&一个线材感想)
本帖最后由 4realms 于 2016-3-12 18:03 编辑题头的两部分其实没啥关系, 就当是随笔凑在一起吧, 当然也部分反映了我对当前自己系统声音搭建的思路主体.
之前我在自己394的主题帖后面贴了增田老爷子网站里上传的他自己到各处出差进行的录音的一些样本的链接, 不过感觉好像贴在太后面了, 不是很起眼. 现在在这里再贴一下, 因为我觉得里面的录音还是很有一听的意义的:
http://www.masskobo.com/sounds/sample_sound_top.htm
我先前也在讲, 关于394为何中性又好听, 或者说mass的风格到底如何形容, 其实是个比较精妙的话题, 正好百讲不如一听, 第一次发现这些录音时我当场感觉老爷子在话筒话放方面的水准恐怕还要更强, 很可惜我只是一个回放端的用户. 录音很好地体现了mass的理念: 低染而至于透明, 忠实而至于丰富.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在回放端后半句话必然大打折扣, 因为被录音给主宰了. 我现在听一些厂牌类似于rco live, exton这些感觉就很好, 其他有些就不敢恭维了.
帮顶!394耳放,因为我不玩胆机,所以394是我最憧憬的耳放啊!不知道搭配 se-master1怎么样? se-master1这耳机其实我之前一直没有太大兴趣, 做工看起来在日系来讲也不算突出(到手后也感觉确实不突出), 作为型号上的前身, 几十年前的老大师我也听过, 声音不敢恭维, 低频夸张. 之前有朋友听了sm1跟我说低频太大了, 我当即表示能够理解. 然而最终还是下手了, 这中间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我作为一个纯粹的动圈用户, 这几年系统是不断在扩充完善, 唯独最后最重要的耳机一直让我蛋疼万分; 在产的各式旗舰都有地方或者让我完全无法忍受, 或者始终在消磨我的忍耐力. 老耳机玩了一圈, 感受到以我的运气确实不应该染指高价的老神器, 而一般的热门型号确实硬实力不足. 之前一直寄希望于拜亚或者索尼拿出真正的作品, 结果是被这两家出品态度极端保守的厂家深深折服了:(
实在没有办法, 只能再仔细考察sm1这位新秀, 综合来看确实不算出挑, 但确实发现了优秀的迹象. 举一个实例说明: 在innerfidelity的数据实测中, sm1在2khz往上的失真数据相当惊人, 应当是录得了tyll测过所有耳机的新低! 这让我对其铝陶瓷复合单元的信心大增; 要知道这帮美国佬的实验设备和审美几乎等于日系低阻的地狱, sm1居然能有个如此显著的亮点, 再加上tyll和purrin双双给差评, 反而让人觉得稳了不少{:1_106:} 至少, sm1会有一个不错的中高频表现, 而对耳机来说我觉得中高频真的是非常关键的. 算了, 吃个螃蟹吧. 233低频很多的故事听说了 到手两天的新机, 394平衡驱动.
确实是只螃蟹吧, 有难啃的地方. 低频基本可以认定是存在不足的了, 下潜不深, 以及应该是被调音思路所影响的量感偏多. 我觉得能够理解先锋想达到的那种低频充盈的氛围, 但我觉得那样还是浮夸了点. 当然了, 开声时候的低频量感肯定属于不正常的多, 事实上煲到现在就已经出现了挺明显的收敛, 但下潜自然是很难改变的. 作为一个结果就造成低音乐器的结像很大, 偏松, 和其他乐器的比例不太平衡, 影响了自然度; 不过比较神奇的是低频虽然很多却几乎不泛滥, 收得相当果断, 这得益于这耳机全频均有很好的控制力, 瞬态优秀.
相比于中低频的失分, 中高频则几乎算是无可挑剔的优秀, 也算是没有看走眼. 声音非常的干净, 具有恰当, 自然的细腻度, 厚度和密度, 优秀的瞬态为优秀的速度提供了基础, 加上25μm的偏厚振膜和全铝的稳定框架的影响后呈现出的是一种安定而灵敏, 稍稍保持一下声音尾韵的速度, 给人一种声音的"故事感"和惬意的声音空间, 在室内乐和人声的表现中尤为明显 (大乐团的情况下更多地展现反应迅速的一面). 失真的优势也有体现, sm1比起我听过的耳机能更水平均一地表现弦乐, 木管, 铜管等差异非常大的乐器质感 (弦乐相对还是弱一点, 一个是弦乐有最复杂的质感, 二是弦乐确实应该更适合更轻盈一点的声底), 也就是说, 未必全都表现的更好, 但对个中"不同"把握的更好, 因此总的来讲声音纯粹而丰富. 以及一点随感
一, 驱动的选择上, 主观还是觉得石机会相对更优, 一是取其能更好地控制, 二是更容易保持纯粹的声底. 至少是比较少染, 透明的机器为好, 拿个rkv来厚上加厚, 低频上加低频就不要了...
二, 关于传说很难煲的铝振膜. 我是个深沉的极致黑了, 所以也一直不在乎什么铝振膜要煲几千小时的说法, 也真从没听过中高频平衡得很好的极致 (ed9之类的老极致也一样), 如今这个sm1的铝陶瓷按理更难煲, 结果按现在的表现好像要说煲机估计也是煲旁边的PEEK膜, 中间的铝陶瓷状态良好的很. 我只能对这个说法继续不置可否了 :lol 然而amber2推并不觉得低频太多,略有点多而已,倒是不够扎实是真的。 394帮顶一下 同意描述,我认为如果针对他的特性调整系统可能会偏瘦,所以我打算堡足500小时以后换线。
这耳机蛮符合我最近的审美观—pure&rich。
有时能放射出一种静谧的细腻感,同时非常松弛。
我不觉得低频是个很大的问题,主要是大动态下有点不够稳定,或是耳放的锅吧。我的编号273,lz多少?
amex 发表于 2016-3-10 22:21
然而amber2推并不觉得低频太多,略有点多而已,倒是不够扎实是真的。
的确过了最开始10h之后的量感可以进入个人口味的范畴,现在貌似还在加速减少:L
减到一定程度大概下潜&质感的问题就能勉强妥协了 mifeng 发表于 2016-3-10 22:39
同意描述,我认为如果针对他的特性调整系统可能会偏瘦,所以我打算堡足500小时以后换线。
这耳机蛮符合我 ...
355了,还是买的国内货(送了线加起来价格差不多),包装上有个去年10月日本国内运输的单子,这么算下来出货量还可以。
按理声音本身框架够稳了,大编制沉不下去应该还是有低频的原因。我主要害怕铝陶瓷这么高刚性的振膜对线太敏感了,低频又偏偏是包容性好的高分子,换线难度会比较苛刻 4realms 发表于 2016-3-10 23:00
355了,还是买的国内货(送了线加起来价格差不多),包装上有个去年10月日本国内运输的单子,这么算下来出 ...
我的sm1编号310了,sm1的咸菜我做了一条16芯的单晶铜和单晶银混编线,另外还有一条两芯的晶彩都试了,晶彩没感觉出有什么很大的变化,16芯的混编线感觉变化比较明显,尤其试了金牛耳放以后,觉得太亮了,0299耳放还没来得及试,最后又买了原厂双卡农平衡线,感觉还是原厂平衡线最耐听! 浜辺の歌(WAVファイル 2:15 22.7M)
这首好听。 奇怪,这么不放网盘链接了,不像您的风格
——————————————————————————————
既然有人这么说了,那我就放一首这几天在听的曲子吧。虽然肯定不会有MASS KOBO的这些录音那么纯净就是了。
曲名是《哈梅尔》,一个悲剧的小村庄的名字。来自空之轨迹SC的EVO版本原声。虽然是乱码,但拉到FB2000中曲名就正常了。
http://pan.baidu.com/s/1pKnTuWV 大家都買新玩具了.....: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