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代替不了听感 把扬声器,喇叭线和功率放大这三个因素分来谈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我觉得单体影响不小,用过铝带高音(APOGEE)、ZINGALI号角、传统丝质震膜单体
(DY C1,SONUS FABER EA2、ADMONITOR.......),ELAC 330,现在用MBL 121 葫芦中高音
密度能量感MBL遥遥领先,MBL之前是DY C1,密度也不是省油的灯了
器材只变动喇叭,密度能量感明显好出一大截,不只两支喇叭中间,喇叭
外侧的能量感更是一般单体传统音箱无法企及,另外音场的高度也很惊人
号角高音密度也蛮强的,但有点侵略性。值得一提的的是APOGEE铝带高音
微瞬时、细致度、轻松感都是一流(轻松感远胜传统单体),但缺点是密度能量感弱
另一缺点是只要从聆听座位站起来,高音瞬间不见了,高频上下指向扩散性很差
我用的都是书架喇叭(APOGEE是混血小落地),密度能量指的是中高频部分
密度感的理解很难定义。我觉得好密度感的喇叭都有着某些共性,就是没有明显的细节丢失感,可用音量范围里没有明显的压缩感和不管大声细声,重放时音色差异不大 这不是描述技术的词汇。是个描述听音感受的词汇。所以问“发出声音的密度”本来就是很奇怪的。如果狐狸问什么决定听到声音的密度,反倒就比较好讨论。这么看来房间应该是最大影响因素。 空气被振动,类似声波的能量强弱大小吧! 真实的乐器 声音密度就很高,穿透力强,声音传的远。小区有人弹个钢琴 吹个小号,老远就能听的很清楚。
电声系统上所谓的重量感也是密度高的一个表现吧,身体能明显感知空气的各类振动形式,高密度的声音,听感上更逼真。
高密度从箱子上来说 单元 、箱体、分频都有决定性的关系。整个系统而言 ,一切环节都有关联,包括电力的供应!重放的空间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空间小系统,声音的密度肯定会被稀释。
音响好玩就是多种学科串联一起决定总高度,没有人是全能高手,十个手指都有长短。最后如果从电声艺术的角度来考量的话,标准就更加宽泛了。 喇叭大 线粗 什么都要大 粗 声音的密度应该和各个环节都有关系。 本帖最后由music-sam 于 2015-5-10 22:01 编辑
过了三四天,讨论还在深入延续吗?我们先来辨识一下帖子的命题含义吧。
对一个听众来说,指标是客观测量的产物,而声音的密度感是主观听音的感受。那么,我们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源头上寻找的是节目信息量的差距,比如你选择MP3格式的数字音频文件,有不同码率的区分,你很容易就听出声音密度上“厚薄”的差别。换成MP3有损压缩与APE或FLAC无损压缩的对比听测,你也容易得出见解。这说明检查节目源的信息量差别是方法之一!
其次,在一套完整的音响系统中,随便换掉某个单元环节,结果当然会有不同。因为系统的整体指标都有了变化,声音的变化也随之呈现。这里就是同一节目源下,由于系统指标的变化而影响声音效果的证明。假设其它单元不变,就改变为ATC经典的馒头中音单元。你就会认识到“声音密度”的改变是因为ATC喇叭材质的缘故。但有趣的是,你可以肯定的是节目源的信息量没有变,那么,终端单元带给你“声音密度增强”的效果感受——究竟意味着节目源的信息量在最终还原后“得以增量”呢?还是本身信息量被“完整还原”(言下之意,别人家的喇叭单元是做了偷工减料的“减法”)?
再接着,拿同一节目源放在不同的音响系统上来检验结果,显然,高低等级不同的音响系统会有明显不同的最终结果,也给听众带来厚薄不均的“声音密度感”。显然这是器材质量的差距所在,不需要追究单一的指标问题。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要探讨的是,不同介质的声源也带来不同的声音密度感,比如流媒体介质的数字声源、CD(SACD)、LP,以及蓝光纯音乐碟片。其中数字音频高码率文件(所谓的母带文件)的信息量给人一种可信度较高的感觉,但听众最终要考验的结果取决于音响系统的还原能力和效率。
单元的质量、尺寸直接决定声音的密度。 我是比较认同还原信息量的多少是密度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多数情况下音源决定密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