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os 发表于 2015-4-25 12:54:15

好文赏析——涅高兹:简评斯克里亚宾

世界上有这样一类艺术家,即他们的作品能使所表现的事件、现象和形象等具有最广泛的发展前景,在他们的创作中,充满自由精神,使人眼界开阔。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就是这样的艺术家。

斯克里亚宾则是另一类艺术家,他的思维观点不包括“很大的空间”;但他在限定自己活动范围的同时,他好像是深入地心、最深层以及尚未被发现的煤层,在那里寻觅闪光的金刚石。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就镶嵌着这种宝贵而珍美的金刚石,甚至在他那些看上去形式不大的小品中,也闪耀着宝石的光芒。

斯克里亚宾的旋律总是很短,具有片断性,音乐思想的横向发展,或水平发展,对他似乎并不重要,由此而产生了斯克里亚宾作品曲式小而精和精细的风格。

有一天,我在与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谈话时说,斯克里亚宾正是由于自己的这一特点,才不能创作出博大精深的画面,他极力想使自己音乐的每一瞬间都闪光、十分完美,其实,在大型曲式和大规模作品中,一定会碰到在内容方面处于次要位置的“水泥黏结”要素,普罗科菲耶夫同意我的观点。

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将奏鸣曲和交响曲看做是一个统一的和坚如磐石的完整机体。而斯克里亚宾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倾听着和声,这样,每个和声都成为目的本身,并获得某种中心的意义。于是作品好像是由微小的和独立的细胞逐渐形成的,整体被拆散;因此,斯克里亚宾的奏鸣曲曲式越长,它固有的宽广呼吸则失去得越多。斯克里亚宾的最后几首奏鸣曲,已经不像是奏鸣曲,因为它们缺乏必要的内容、发展规模和形象的计划性。

但不管怎样,我在自己的音乐会演出实践中,曾不止一次地证实过,斯克里亚宾的这些作品同样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前不久,我先后在列宁格勒、梯弗里斯、萨拉托夫以及其他城市,演奏了斯克里亚宾的《第七钢琴奏鸣曲》、《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九钢琴奏鸣曲》、《第十钢琴奏鸣曲》和最后五首前奏曲,广大听众以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力倾听了这些乐曲,我作为演奏者,听众对这些有争议和被称为“难点”作品的热情关注,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斯克里亚宾不仅是俄罗斯音乐文化,而且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和罕见的现象。同时,如果我们把西欧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等作为一方,“强力集团成员”作为另一方,他们之间立刻显现出一条斯克里亚宾探索的、继承性的清晰线路。

乍看起来,最为复杂的问题是,斯克里亚宾对上个世纪俄罗斯艺术的继承问题。这方面的特点与其说具有外部特征,不如说是内部联系,因为这些特点主要反映在抒情色彩、纯粹的俄罗斯热情和心里表述的情绪之中。例如,《降B小调练习曲》(Op.8)、《升c小调练习曲》(Op.2)、《E小调前奏曲》(Op.11)或选自《第三钢琴奏鸣曲》中的“Andante”等许多作品,都体现出斯克里亚宾创作中的、深厚的乡土气息和俄罗斯源泉的特点。

实际上,斯克里亚宾真把自己看做是一位民族作曲家。他既痛苦,又气愤地对音乐活动家另利亚耶夫所说的那句话,是人人皆知的:“难道只因为我不谱写幻想曲,不为俄罗斯主题谱写序曲,就不是一个俄罗斯作曲家吗?”

关于斯克里亚宾的印象主义手法,同样很难说明问题。把他与德彪西加以比较,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即斯克里亚宾音乐,充满了民族特性。当然,他们二人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德彪西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细腻和抒情风格,同时,他的所有作品,无不渗透着典型的法国绘画艺术特色和唯理智论,而在斯克里亚宾的抒情风格中,回荡着斯拉夫民族的亲切感和开朗性情。

每当我们打算用三言两语概括斯克里亚宾的音乐艺术时,一连串的定义和概念立刻在我们脑海中闪现:鼓舞人心的诗韵、运筹巧妙的手法,有时变成华丽辞藻的热情洋溢和心旷神怡、高傲而不失态、近似于色情的柔媚和欲望,常常表现与世隔绝的和在宇宙空间“翱翔”境界以及唯我主义的自我深化等等。

然而,仅凭罗列这些修饰语,还不能揭示斯克里亚宾的意义。他的伟大意义在于,斯克里亚宾以自己的创作活动和创新精神,丰富了音乐艺术,拓宽了艺术范围,创立了崭新的表现方法。

从他的早期作品到最后几部作品,他对和声思维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和声语言变革的精彩画面,这是一种复杂、具有多声部、经过严密思考、摆脱所有偶然性的和声语言。

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的几部作品,的确带有死胡同的性质,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难怪凡杰出的作曲家,都决不步他的后尘!他的《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七钢琴奏鸣曲》、《第八钢琴奏鸣曲》和一系列与之相邻的小型乐曲等,由于其和声材料和形象极其单调,使人产生一种类似躁狂的印象,尽管这种语言前所未有,发声“奇妙而迷人”,但对音乐本身和时代生命却带来致命的损伤。

我觉得,他把音乐过程、具有省略的完整的机体(我们把它称为“曲式”)分解成若干相互对比,但又失去内在联系的静态瞬间。

例如,《第六钢琴奏鸣曲》就属于此种曲式,它抽象而概括性强,因此,在演奏这首作品时,为了使听众完全接受音乐,神经则需要高度紧张(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正是这种神经的高度紧张和精神冲动,而不是思想的有机发展,成为曲式构建的基础。

当然,很难猜测,假如斯克里亚宾没有英年早逝,那么,他的创作活动可能沿着何种轨迹继续下去呢?,他将谱写出什么样的乐曲呢?我认为,他的“单音频控制”阶段和创作危机阶段已经结束,可以使我深信这一点的,是他那些非常精美的作品,例如,他创作的《第九钢琴奏鸣曲》、《第十钢琴奏鸣曲》、《火之诗》(或称《普罗米修斯》,或《第五交响曲》)等。在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他返回富有活力的旋律方法的征兆,看到他正以实际行动,努力摆脱束缚作曲家思想的死板原则。

其实,斯克里亚宾或早或晚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即走老路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他曾在90岁高龄时写道:“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最大动力。”

斯克里亚宾这个人物,常常引起人们对矛盾看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当人们发现,他既是一个非凡的艺术家,又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但人们同时还发现,他本身存在着致命的错误、缺陷以及在哲学和美学方面的病态等。

斯克里亚宾很早就认识了自己的“我”,并不任何高傲和虚假的自我肯定,开始在创作和生活中表现这个“我”。当他还是一位非常年轻的作曲家时,一位巴黎音乐家向他提出一个问题:“您是瓦格纳爱好者吗?”斯克里亚宾回答说:“不,我是一个斯克里亚宾爱好者。”

斯克里亚宾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是: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旋律进行方面和和声结构方面鲜明的独创性之外,他一直固有曲式的抽象性和象征性,在他的《第五钢琴奏鸣曲》中,这一点达到了直接的公式化程度。

在这位杰出艺术家的创作中,甚至在他的早期创作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特点,这种特点的根源在于他的天性。只有把斯克里亚宾放在20世纪初这种异常艰难和复杂的时代,并与其他杰出的俄罗斯艺术家——俄国诗人亚·布洛克、俄国画家米·弗鲁贝利、俄国诗人康·巴尔蒙特等艺术活动家同时进行分析,才能理解作曲家音乐艺术中各种矛盾特点。

像列·萨巴涅耶夫和鲍·施勒策尔那样的神秘主义者和蒙昧主义者,曾对斯克里亚宾危害很深。这些人为他创造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崇拜偶像的病态气氛,他们夸大其辞地赞扬斯克里亚宾创作中虚构性最强、最不健全和最无人继承的一切,他们渴望了解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剧”和“预备剧”那样不正常的和幻想式的构思,并把它们宣称为独一无二的和预示未来的新发现。在斯克里亚宾的熟人中间,没有一个人对他讲过使人清醒的真话。

斯克里亚宾具有惊人的魅力,他的一个女学生玛·涅缅诺娃-伦茨,曾多次讲述老师鼓舞人心的授课方式、可以点燃周围的人的创作热情(参阅涅缅诺娃-伦茨所著的《忆斯克里亚宾》一书,该书出版于1916年。——原注)。

他那异常敏感的神经和瞬间爆发性性格,经常使他受到干扰,例如,他很难读完一本书,因为他在看书期间产生的各种想法,经常使他入迷并分散他的精力。

然而,明显体现在他的音乐之中的这些特点,正好构成他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并对演奏者提出了非常独特的要求;只有当演奏者深入这个特殊的、内心激动的和变化无常的世界之后,他才能感到崇高的创作满足,才能把这种音乐世界传递给听众。我个人认为,艺术带来的巨大快乐就在于此。

对一个演奏者和一个作曲家来说,最大的危险是:他们全身心地受制于斯克里亚宾的音乐“魔力”。对他的模仿是十分有害的,而且在我们的时代,这种模仿的确是不可思议的;难怪在最著名的苏联艺术家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斯克里亚宾的痕迹。

然而,决不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斯克里亚宾的创作艺术,不能不去热爱他创作的艺术之美。

ramos 发表于 2015-4-25 14:19:58

本帖最后由 ramos 于 2015-4-26 16:16 编辑

在我心目中,斯克里亚宾就算不比拉赫玛尼诺夫地位高,也绝不比他低,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斯克里亚宾,或者只听过少数几首op.12 no.8,op.42 no.5这样的练习曲,对他的大部分曲子都没有接触。也错过了音乐史上堪称最复杂和最优美的幻想曲之一 —— 斯克里亚宾OP.28 b小调幻想曲。我记得当年认谱的时候,光第一页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GhostK 发表于 2015-4-25 14:54:54

很久以前发过一个帖子,说如果有十年的寿命分给作曲家,你怎么分?我当时的答案是舒伯特五年,斯克里亚宾四年,莫扎特一年。前两位很值得期待他们后续的发展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5 15:23:10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5 15:28:57

ramos 发表于 2015-4-25 15:32:05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5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觉得众多大量创作过钢琴作品的作曲家当中斯卡里亚宾是少数钢协写的不怎么样的。不知道斯卡里亚宾之后有 ...
他就一首钢协,而且也不能成为代表作……

那么多独奏曲呢。

GhostK 发表于 2015-4-25 16:35:38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5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觉得众多大量创作过钢琴作品的作曲家当中斯卡里亚宾是少数钢协写的不怎么样的。不知道斯卡里亚宾之后有 ...

他这部协奏曲写得比较早,模仿痕迹还重。后来斯克里亚宾的兴趣完全转向了其他更有意思的领域。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5 16:55:14

GhostK 发表于 2015-4-25 17:15:11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5 16: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不是咬住这个不放,只是评论下如此注重钢琴的作曲家之中对协奏曲如此不感兴趣的不多

可能和协奏曲这种众星捧月的形式有关吧。协奏曲总是带有炫耀和表演的成份。斯克里亚宾后期的作品则是非常内化的

yukuai11 发表于 2015-4-26 06:54:43

本帖最后由 yukuai11 于 2015-4-26 07:03 编辑

其实文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斯克里亚宾没有继承者。连演奏他作品很出色的李赫特、索弗朗特斯基也没有继承者。所以好录音就不多了,那么难而且独奏会也不容易讨巧的作品,现场出现机会也不会多。

其实一个作曲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往往是一两部名作奠定的,像拉二、列宁格勒、彼得与狼。。。
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奏鸣曲,也不会有很多人听过很多吧。。。

yukuai11 发表于 2015-4-26 07:04:48

还有作为一个柴粉,看到涅高兹把老柴和贝多芬并列,特别指出一下。

园丁 发表于 2015-4-26 13:29:23

"很难猜测,假如斯克里亚宾没有英年早逝,那么,他的创作活动可能沿着何种轨迹继续下去呢?"

"斯克里亚宾或早或晚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即走老路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他曾在90岁高龄时写道:“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最大动力。”"

斯克里亚宾到底有没有英年早逝?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6 13:38:12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6 13:42:16

ramos 发表于 2015-4-26 16:16:10

本帖最后由 ramos 于 2015-4-26 16:22 编辑

brainless 发表于 2015-4-26 13: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卧槽刚去听这首曲子好听爆了,多谢推荐
话说这你曲子你也能弹。。神了
能摸下来,不能弹,太难了。那个OVERPLAY的朋友能弹。

Fantasie虽然Berman,Richter也非常牛逼,但Sofronitsky的可以碾压全场,到处都是一些不明所以模糊的音和节奏,连模仿都无法模仿……第二主旋律简直甜到人心里去了,整首听到人起鸡皮疙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c2K_5JWho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好文赏析——涅高兹:简评斯克里亚宾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