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5:38:40

v100 给我的最大感受

本帖最后由 封面 于 2014-5-19 16:54 编辑

就是这样的。。。交响乐的各个乐器组都给分割开了。。。


还有密度,,,

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5:51:10

闭着眼睛,”看到“ 乐器组的位置。。


小白 发表于 2014-5-19 15:52:18

好的耳机系统、好的录音,都可以做到的。

短舌头 发表于 2014-5-19 15:53:10

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6:09:04

嗯 ,有的录音特别明显

路人午饭 发表于 2014-5-19 16:14:45

短舌头 发表于 2014-5-19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神了。我听所有交响都一锅粥。跟听口水歌一样好听

同感,很多人说wadia 121素质不错,耳机口推hd650不错,昨天收到机子,拿不同的交响录音测试,都是一锅粥,虽然气势、氛围不错,但仍然心凉半截,不知道加耳放能否改善;跟我之前的wkx+hp-a4比,声音稍暖厚,声场居然不如后者,听了三个小时感觉明显胜出的就是气势和动态了,听的时间短,不知道煲煲会不会好点

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6:17:39

短舌头 发表于 2014-5-19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神了。我听所有交响都一锅粥。跟听口水歌一样好听

这个, 我用莱曼听就是一锅粥了 :lol

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6:52:21

还有这个感觉,密度。。

jonathan8259 发表于 2014-5-19 17:05:07

v90用家表示从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小黑条不济事么? 请问楼主音源

zhzh0000 发表于 2014-5-19 17:08:17

大家不用特别介意立体声与乐器的分离度。其实,声场、乐器分离度等等,与对音乐的演绎与乐队演奏没有什么关系。你什么时候看到作曲家的作品上写乐器的位置?

在古典时期,作曲家最关心的是响度(piano 或者 forte)和演奏的速度(Tempi),后来进入了浪漫的时期,作曲家的标注也越来越诗情画意了,指示演奏家如何断句,如何抻拉与压缩等等。但是,乐器的位置,从来都没有受到作曲家的关注。

更何况,不同的演奏场所,不同的乐团,乃至不同的指挥,对乐器组的位置安排都不一样。

我的一位前年去世的老朋友一直听单声道。他觉得单声道才最接近他在现场听音乐会的感受,特别是室内乐。

比如弦乐四重奏这个最经典的形式,在音乐厅里,谁会去分别哪一个乐器正在发声,都是当作一个整体来听。到了立体声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听出来:两把小提琴在哪里、中提琴、大提琴分别在哪里,要他们展示自己面前。自己坐在皇帝位上感受做皇帝的特权:lol

liubaba123 发表于 2014-5-19 17:18:17

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6: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这个感觉,密度。。
这个图太威武霸气了,有这感觉不错:lol

封面 发表于 2014-5-19 17:40:24

本帖最后由 封面 于 2014-5-20 07:41 编辑

jonathan8259 发表于 2014-5-19 17:05
v90用家表示从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小黑条不济事么? 请问楼主音源
你感觉没错。我听v90也没这感觉。
无意冒犯, v90 比起 v100 ,v200 差距明显。

woodear 发表于 2014-5-19 17:49:12

:funk: V100有这么好?

amex 发表于 2014-5-19 18:47:16

细节到位的话声部的位置和纵深可以听出来的,但如果真的很明确的“分离”开的话……就不对了,说明丢细节。

阿华田 发表于 2014-5-19 20:11:24

我用v181 乐队像是挤在北京小巷子里,只有纵声,横向很少,系统 dac202+v181+lcd2 晶彩ultra *2 +银彩770i 信号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v100 给我的最大感受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