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k03 发表于 2014-4-11 23:52:37

.如何理解马勒第二交响的234乐章?

我现在也十几遍马二听下来了,发现有点离谱,乐章之间缺乏连惯性,23两章听着越发像小曲儿,4觉得有些莫名,你说当个铺垫吧,终章十分完整不需要铺什么了,你说删了吧,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

我应该怎么来理解234呢?我觉着15都很完整,全5章我当不了一个整体,问题出这儿

小白 发表于 2014-4-12 10:54:12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4-4-12 10:59 编辑

马勒本就是一个怪人,在世的时候没几个人懂他的音乐。死了之后走红,结果无数人来解读他的音乐。你听就是了呗,为什么非要去理解他。

不过听马勒的音乐,对西方基督教有一点了解最好。比如这里的“复活”是什么意思,西方人所说的“审判日”是什么意思,知道一些最好。比如末乐章里的军号声,明显意味着召唤活人死人来Final judgement的号角。之后的“复活颂歌”,马勒还添加了自己所写的唱词。我觉得这里表现的是马勒对末日审判及审判之后的复活,怀有的信心。通俗地说就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和期盼。

agnostic 发表于 2014-4-12 21:17:26

第四的铺垫很完美啊,否三乐章结束一下子第五乐章爆发就太突兀了。马勒早期作品的文字意象还是很浅白的,逻辑也并不复杂。

来自: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Android客户端

pieryu 发表于 2014-4-12 21:44:20

2算好懂的,越往后越“分裂”,断层越大。
基本上1-4算第一阶段。。

agnostic 发表于 2014-4-13 21:10:54

女声起到的是召唤的作用,才有最后的复活。苦难挣扎到胜利复苏的必要转折和桥段。这应该算是很常见的手法,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喜欢用圆号。马勒的女声手法可以追溯到瓦格纳。

来自: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Android客户端

ppk03 发表于 2014-4-13 21:21:43

agnostic 发表于 2014-4-13 21: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女声起到的是召唤的作用,才有最后的复活。苦难挣扎到胜利复苏的必要转折和桥段。这应该算是很常见的手法, ...

女声起到的是召唤的作用,才有最后的复活。苦难挣扎到胜利复苏的必要转折和桥段。
这一句无法认同啊,如果把第四乐章插在第一乐章后面,的确可以这样理解,可现在的问题是它放在第四的这个位置,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都不是紧张刺激型的,单独就第二乐章来看,像是叙事性的风格,也较为舒缓柔和,第三乐章单独来听甚至有点诙谐的成分,并不代表死亡或者有任何的沉重性,怎么到了第四乐章来个召唤?召唤啥??为啥不在第一章最后召唤?把第四章并到第一章里去,或者放在第五章激烈的开头之后??单独放在这个位置,感觉很莫名啊

小白 发表于 2014-4-13 21:26:32

音乐作品大致还是得符合快慢相间、紧张和舒缓相间的原则。按这个原则来看,马二的安排很logical啊。作品总的思路还是首先得了解西方基督教的复活概念。

ppk03 发表于 2014-4-13 21:29:12

而且第五章开始,也不是直接的颂赞式的,我觉得1分35秒左右把第四章插进去更通顺。。。

pieryu 发表于 2014-4-13 21:39:50

@ppk03 马3是我觉得最清晰的一首。
1 牧神的苏醒
2 鲜花、动物告诉我
3 人类、天使告诉我
最后一个乐章 你猜是什么告诉我
;P

GhostK 发表于 2014-4-14 11:41:32

本帖最后由 GhostK 于 2014-4-14 11:43 编辑

其实可以把2、3、4乐章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当作一段巨大的间奏曲。这样,相对于庞大的第一、第五乐章,三段形成了比较均衡的结构。
中间这三个乐章讲述的是“漫游”,经历并寻找从地狱“到”天堂的种种可能。一般来说,我们更看重地狱和天堂,其实,在德奥文化中,“到”这个过程可能更加重要。我也是通过综合众多音乐、文学、哲学作品来逐渐理解和感悟到“漫游”的意义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浮士德》、《威廉·迈斯特》这几部作品都是很好的参考。

上面只是提供一种或许能让你稍微安心的解读。其实完全没这么简单。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体验,得出自己的解读,所以我就不展开说我的了。详细了解一下马勒创作每一乐章的背景可能更有帮助——个人生活,情感经历以及一些书信和言论,其中创作时间表就可以说明很多东西。
比如:第三乐章源自《圣安东尼对鱼的说教》;马勒称第二乐章是对已死英雄曾经美好一天的回忆。当参加完一个葬礼之后,难道不应该缅怀一下曾经的美好?

在了解细节之后,再综合考虑一下马勒的美学思想和时代特征,特别是德国神秘主义对他的创作的影响。实际上,各个乐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像之前交响曲那样紧密,把它们当成一组管弦乐组曲来听也是可以的。1895年,马勒亲自指挥首演《复活》的时候,也只演奏了前三乐章。

最后,在我听马勒的时候,一开始就会设想一个可能的结局,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不会迷惑。瞧瞧浮士德,经历如此丰富的“漫游”,怎能不时时心存疑惑。其实,“永恒的女性,引我们飞升”倒是个不错的结局。

agnostic 发表于 2014-4-15 12:51:47

ppk03 发表于 2014-4-13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女声起到的是召唤的作用,才有最后的复活。苦难挣扎到胜利复苏的必要转折和桥段。
这一句无法认同啊,如 ...

你还是没有进入这部作品才会无法理解复活前召唤的意义。第一乐章曾有作为独立作品出版名字为Totenfeier,布列兹马勒交响曲集里有单独录音的,意思是葬礼。二三乐章则是对尘世快乐和痛苦的回忆。第四乐章则是上帝的光辉照耀引向永恒,最后才是复活的颂诗。这部作品有悼念冯·彪罗的背景,所以内容相对于马勒中后期作品并不晦涩。

交响曲其实如果看视频会很有意思。会领悟到靠单纯听所没有的体验。尤其是马勒这些复杂的作品。

ppk03 发表于 2014-4-17 00:57:02

多谢楼上指点,听音乐还是要大家交流才好啊:lol

Cantellii 发表于 2014-6-24 03:52:50

呵呵,还有人觉得马4最后一个乐章属于多余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理解马勒第二交响的234乐章?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