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ostic 发表于 2013-9-11 14:36:10

分辨不出,可能还是共性大于个性。但是有些还是明显有差别的。我iPod里也有七八个版本的贝交,有时候设置随机听到某部贝交还是能猜到大概是谁的版本。因为到底是听熟的版本。维也纳爱乐的音色的确是与众不同的,卡拉扬也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的,切利这种奇葩就更容易了。就DG的三套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伯姆、阿巴多、伯恩斯坦。其中的区别还是很显著的。当然我不知道常听三十多套后会是什么结果。

doronxu 发表于 2013-9-11 16:12:00

brainless 发表于 2013-9-11 0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灭哈哈,我从一开始买碟子就是遵循“每个曲目留下3-4个版本”的原则,当然我特别喜欢的极个别曲目例外。一股 ...

关键是你留下的3-4套只是符合你当时审美标准。如果口味变了,怎么办?

绝对菜鸟 发表于 2013-9-11 16:13:01

真正鉴赏力低下的是我这种目前还更喜欢莫扎特的

defaultoasis 发表于 2013-9-11 18:53:53

按照鲍曼的说法 新一代的文化精英(当然那是他那个时候的“新一代”了)跟布迪厄时期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杂食性”(omnivorousness) 他们不再有什么普世价值需要向非精英人士弘扬 除了一句“just consume more"(多听/多看/多读)

brainless 发表于 2013-9-11 18:59:02

Steven3 发表于 2013-9-11 19:23:32

Boluosof1 发表于 2013-9-12 00:12:09

defaultoasis 发表于 2013-9-11 1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鲍曼的说法 新一代的文化精英(当然那是他那个时候的“新一代”了)跟布迪厄时期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杂食 ...

沒覺得布迪厄過時……

聽過無數白人跟我說他們不屑rap了,今天這還是他們彰顯階級“口味”的方式

至於草根不聽古典,上層不聽鄉村,也是很好觀察的

今天更雜食嗎?其實古人更雜食呢

defaultoasis 发表于 2013-9-12 08:59:29

Boluosof1 发表于 2013-9-12 0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沒覺得布迪厄過時……

聽過無數白人跟我說他們不屑rap了,今天這還是他們彰顯階級“口味”的方式


这个。。鲍曼这么说主要是为了说明消费主义社会 谁消费多谁有发言权
我在英国的感觉是 鲍曼说的显然更有道理 你要看的不是拥有某种品位的本人觉不觉得自己是精英 或者说某种风格本身的阶级属性 这确实很难界定 本身布迪厄也没做特别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他也就是在60年代末的法国发了几千份问卷而已)而是某种“品位”的social acceptance 比如“不屑听rap”的白人 早就被刻板印象化了 而真正的精英 cultural elite 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在他者眼里与某种刻板印象混为一谈

Boluosof1 发表于 2013-9-12 10:55:39

defaultoasis 发表于 2013-9-12 0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鲍曼这么说主要是为了说明消费主义社会 谁消费多谁有发言权
我在英国的感觉是 鲍曼说的显然更有 ...

向他人強調自己『雜食』和他自己消費『高品位』音樂不矛盾啊

雜食有雜食的snobbery 辦法,難不倒人的……

我怎麼覺得……我們好像離題萬里??

大金声色 发表于 2013-9-12 11:43:18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共鸣程度来选择喜欢的艺术品及其艺术家,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应该有俗或者不俗之分,因为艺术欣赏是极其个性化的事情,她只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同时,楼主目前随意听取音乐的状态很潇洒、也很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我看来,爱乐不是为了增长知识,爱乐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solopvp 发表于 2013-9-13 23:13:59

我只能分得清巴赫的康塔塔的版本,这个是最容易分辨的了 貌似

多来米发烧 发表于 2013-9-19 10:27:59

题目起的好!既深刻又沉重,颇富哲学意味,如果把这个话题展开说,那将会引发一场讨论。或者,作为音乐学院毕业生的论文题目也未尝不可。回过头来说读了内容的感受,个人感觉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有三个关联:1,心情,也是最重要的,你不可能在玩的很HI的时候突然播放一首贝5第一乐章。。。。。。2,情境,在家里很悠闲的时候自己听,和朋友来访,跟知己喝茶聊音响,跟爱人一起听的东西肯定会不一样。酒吧和音乐厅演奏不同音乐类型也是如此。3,环境气候,晴空万里的时候,听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会应景些,阴雨绵绵就听听卡农吧。拙见,勿喷!

lus12 发表于 2013-9-19 15:17:42

多来米发烧 发表于 2013-9-19 10:27
题目起的好!既深刻又沉重,颇富哲学意味,如果把这个话题展开说,那将会引发一场讨论。或者,作为音乐学院 ...

同感:P

ceasarboy 发表于 2013-9-20 19:43:46

幸亏能分辨一些,比如伯恩斯坦的贝九是贝九里我最喜欢的。马五,夏依版我最喜欢

shiyaojian 发表于 2013-9-20 21:12:04

Bach的无伴奏之类的单纯的器乐比较好分辨,交响之类的不听到烂熟,那确实是难。不过乐迷还是会更在意欣赏的过程,比较版本感受不同的诠释方式,很有乐趣,但经常刻意比较的话,则过于一本正经,离音乐越走越远咯。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由音乐鉴赏力低下引起的音乐欣赏方式的改变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