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jh369 发表于 2013-8-31 11:37:55

那个叫什么于丹的最擅长扯这种蛋了{:soso_e119:}

reufc 发表于 2013-8-31 11:47:54

agnostic 发表于 2013-8-30 0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没有可比性的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诗歌要与西方音乐比成就,是个伪命题。

并非直接对比,不过古诗也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用“文无第一”否定两种艺术形式的对比,或许有些粗线条。。很多艺术品的总体价值无法分出绝对高下,但不代表就不能对比。

agnostic 发表于 2013-8-31 16:39:10

reufc 发表于 2013-8-31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并非直接对比,不过古诗也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用“文无第一”否定两种艺术形式的对比,或许有些粗线 ...

因为中国古诗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然后就要和西古比成就。这个是没线条吧

sunh2o 发表于 2013-8-31 17:06:29

艺术是对这个世界抽象,对生活加工而成,他们的艺术风格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类比

agnostic 发表于 2013-8-31 21:09:29

sunh2o 发表于 2013-8-31 17: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艺术是对这个世界抽象,对生活加工而成,他们的艺术风格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类比

艺术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艺术只是为了模拟生活,那是蹩脚的东西

reufc 发表于 2013-9-1 05:56:57

agnostic 发表于 2013-8-31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中国古诗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然后就要和西古比成就。这个是没线条吧

看来不同艺术形式,在阁下眼中是严格不能放到一起欣赏对比的。这么强烈的限制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agnostic 发表于 2013-9-1 18:15:42

reufc 发表于 2013-9-1 05: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不同艺术形式,在阁下眼中是严格不能放到一起欣赏对比的。这么强烈的限制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想借着中国古诗去理解欣赏西古,到头来什么都不对路,都不到位。

sunh2o 发表于 2013-9-1 23:26:38

agnostic 发表于 2013-9-1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借着中国古诗去理解欣赏西古,到头来什么都不对路,都不到位。

抽象化听音乐,形象化表达,100个人有100个人对音乐的理解,100个人指挥一首曲子,100个人对同一首曲子理解都不同,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的在靠谱的情况下,为什么指挥出来的贝多芬交响乐那么大的差别,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当然是在靠谱的前提下。

abright 发表于 2013-9-2 09:04:34

本帖最后由 abright 于 2013-9-2 09:06 编辑

中国人的思维喜欢把东西集合化体现,然后让人在集合中摸索。
说好听了是喜欢归纳总结,说句不好听的是喜欢以偏概全。
对于古典曲目,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是manifold, complicated, subtle且continuous的,它也许能被总结概括,但是这种总结是不细致完全的,只是表象而不是内在。
而且曲目所带出的内在是对不同人是相异的,它是靠表象首先带给人一种客观的形象然后因由不同人的不同经历不同素养给出不同的主观表象
像是西方的乐评,或者是国内乐评家对于古典音乐的乐评,甚至是对于音乐本身的分析,都是很细致的,对每个小节的表情和感情流露都有细致的剖析,这种感觉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但是这种感觉是无法简单概括或集合化的。

其实我认为这也是中国人的性格的一种体现,
喜欢去直接表达出最直观最容易感受到的东西,对于细微的、主观的东西表达得十分含蓄,一般都藏在表象背后。
像是民族音乐,虽然相比西方古典音乐的曲式没有很严格的体系和构架,很难从结构上来揣摩感情,准确的描述一些东西。
但是类似于高山流水这样的取名便带给人一种非常直接的意象,然而更深次更细腻的感情需要听众琢磨这字里行间的意境了,这种背后的东西,反而不随本身表现得限制,而更倾向于一种难以言状难以刻画却让人能感受到的精神波动,这种感觉很让人能给与其明确的描述。
其实这种民族性的东西也体现在一些别的方面,
例如中国菜和中国的酒,
相对于法国菜和日本料理一类,中国菜对于食材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偏执程度远要远不及,而且在味道层次和复杂感上也没那么讲究,但是中国菜的味和口感——也许是很直接的体现,但是这种味道是长时间积累而成的一种很好地结合(表象),并带有一些文化上的东西(意象)。
像是酒类,绵柔醇厚这种词不仅仅是味觉上单纯的表达了,一股文化上的积淀也随着酒香飘出来了;但是对于洋酒,还是讲求实实在在存在的:哪几种植物口味,哪几种香气,前中后调,剩下的就是喝酒时的心情了。

所以我觉得用中国这种表象概括式的方法来描述西方音乐并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因为西方人想要表达的背后内容并不是那么“模糊”,不像是那有种氤氲的感觉。
是更加有条理、明显、有层次的一种感觉

agnostic 发表于 2013-9-2 14:46:19

sunh2o 发表于 2013-9-1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抽象化听音乐,形象化表达,100个人有100个人对音乐的理解,100个人指挥一首曲子,100个人对同一首曲子理 ...

喜欢那古诗和西方音乐混在一块说事的,基本上是对两者的理解都不到位。因为只能停留在表面,因为都无法真正深入下去,所以很容易地就会把两者混在一起“和光同尘”了。

sunh2o 发表于 2013-9-2 23:08:33

abright 发表于 2013-9-2 09: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人的思维喜欢把东西集合化体现,然后让人在集合中摸索。
说好听了是喜欢归纳总结,说句不好听的是喜欢 ...

“说好听了是喜欢归纳总结,说句不好听的是喜欢以偏概全。”

这种喜欢归纳的思维,有渊源,我想是扎根的易经里的象数思维,一个卦象就对整件事物下结论。将复杂、细节的东西简要归来出来,有好处,比较简洁或者一针见血,有坏处,比较模糊,比较以偏盖全

lonelygod 发表于 2013-9-5 10:28:21

好文采!如何可以说说民乐就好了。。。

mhsk 发表于 2013-9-6 08:38:08

音乐无国界,而存在于人人心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方古典音乐的中国人审美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