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13-8-24 11:47:19

热情、热情、还是热情——大师现场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8-24 15:02 编辑

有一套片子买了许久了,但一直听得不多,部分原因还是因为音质——是四五十年代的单声道广播录音,音质有点象AM收音机。但近几天抽出来听了听,还是觉得魅力独具!

这就是荷兰指挥大师Beinum的一套Q Disc包子(11CD)。Beinum是我个人喜欢的一个指挥家,以前也不止一次提过。他是Mengelberg的继任者,也是海丁克的前任,在指挥风格上更接近Mengelberg,而我最喜欢他的地方,是他把乐队指挥的“技术”和浪漫派的热情这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录音Philips、Decca、Eloquence都发行过不少CD了,但这套少见而且已经绝版的Q Disc的包子,由于收入的都是现场实况,所以听起来比起他在录音室的制作要更为“热情”、更为自由。

http://cps-static.rovicorp.com/3/JPG_500/MI0001/038/MI0001038857.jpg?partner=allrovi.com



cralane 发表于 2013-8-24 11:50:54

沙发!还带DVD哪

小白 发表于 2013-8-24 11:56:38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8-24 12:08 编辑

AM收音机水准的录音,当然乐队演奏的很多细节是无法听清的了,但整体的音乐线条、自由速度的处理、演奏中蕴含的热情,这些还是可以听得很清楚的。我觉得很明显的一点是,Beinum的这些现场演出,有着比录音室制作更夸张和灵活一些的自由速度,更热情、更浪漫主义的处理,有些地方可以说“火花四溅”。相对而言他的录音室制作还是更规整、工整、细节上更稳妥,但少了现场的热情和火花。在一些比较情绪化的作品中(比如老柴的交响曲),Beinum在某些乐句上的处理可以说比起Mengelberg也不遑多让。这样的乐句塑造、速度的处理,海丁克或其他任何一位现代指挥家,都是做不出来的。

我发觉指挥艺术到了立体声时代之后,出现了一种越来越smooth、越来越求稳、越来越冷静的趋势,每个指挥家都追求在演绎中把每个乐句尽量清晰而冷静而表达出来,而演绎中的“热情”却越来越少了。我以前说过,有些当代指挥家搞的马勒,我居然听着听着想睡觉。这是可恶的——马勒的作品绝对不应该使得听众听着想睡觉。听着想睡觉,不是我的问题,不是马勒的问题,是指挥的问题!

小白 发表于 2013-8-24 12:05:29

这里有一些协奏曲,独奏家是非常大牌的,比如Solomon独奏的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Francescatti独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梅纽因独奏的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李帕蒂独奏的巴赫钢琴协奏曲等。有一些冷门的作品事实上也是值得一听的,比如荷兰作曲家Henk Badings的大提琴协奏曲,这里独奏者是Concertgebouw的首席大提琴家Boomkamp——一位非常优秀的乐队首席兼独奏家。

小白 发表于 2013-8-24 12:17:26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8-24 12:27 编辑

Beinum先生其实在晚年还是留下了一些音质上乘的录音的,包括立体声录音。那些东西听起来绝对更“赏心悦耳”得多,但我珍视的是这些现场录音里的“火花”。其实有一个颇为好玩的事情——在资深乐迷的群体里,不少人往往会去寻觅和推崇一些小公司出的现场录音,将它们奉为“神演”,而同样艺术家在大公司出的录音室制作,就往往被资深乐迷平平待之。有些人嘲讽这种现象是资深乐迷的一种偏执——喜欢找老的、冷门的、小公司出的东西。也许是有这样的心理因素在里面,但我觉得也并非完全是偏执。小公司出品的、现场的演出,经常会带有录音室制作里所缺少的热情、火花,这也是一个事实。这套Beinum就是一个例子,类似的例子太多了。有些艺术家在大公司留下的录音室版本给人很冷静、一丝不苟的感觉,但事实上一些现场录音证明他们在音乐会现场完全是另一副形貌。同一个人,在studio和在concer hall,可以表现得完全不同!因此一些资深乐迷推崇一些小公司的现场,并非毫无缘由。

近年来,小公司们从世界各地的广播电台到处搜罗电台档案,制作发行了无数大师的现场。有意思的是这些小公司的大师现场,虽然购买者不能说很多,不能和购买新录音的乐迷群体相比,很多唱片的发行量也确实很小(因此也绝版得很快),但总体说这个现象是愈演愈烈的。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挖掘出来的电台现场录音,确实是有人买、有人收、有人听的。有些系列还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比如著名的BBCL系列,已经推出了几百种。

当然这些电台现场的录音质量和演绎质量,是非常参差不齐的,既有少数“神演”,也有平庸之作,更有失败之作。所以对这些现场录音一概神化推崇也是不理性的。大师们的Studio recordings,虽然并不都成功,但至少在音质上是更为稳定和专业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至少有一点我是建议大家尝试的,那就是假如你喜欢上了一位古典艺术家,那么除了聆听他在正规公司的录音室制作外,找机会听听他的现场(录音),也是很值得的。光听录音室的制作,不能完全了解一位艺术家。

faure 发表于 2013-8-24 12:47:37

迪卡的大包子已经要出这位老兄了。

小白 发表于 2013-8-24 12:52:00

http://cps-static.rovicorp.com/3/JPG_500/MI0001/071/MI0001071603.jpg?partner=allrovi.com

http://cps-static.rovicorp.com/3/JPG_500/MI0001/099/MI0001099003.jpg?partner=allrovi.com




faure 发表于 2013-8-24 12:55:34

这个已是10年前的小包子了。

M_Furtwangler 发表于 2013-8-24 12:55:40

大部分赞同,但是对于当代指挥家马勒搞得令人想睡觉的不甚赞同
其实我个人觉得就马勒唱片而言,比如Honeck,Bychkov甚至是Boulez的指挥一些马勒作品并不比伯恩斯坦之流要差
更何况更好的音效对于马勒作品的聆听的作用远比其他的作曲家的作品要大得多

faure 发表于 2013-8-25 08:45:42

手机上看不到点评,有何办法看到?

小白 发表于 2013-8-25 08:58:27

Beinum留下的录音室录音和现场,虽然总数也不少了,但不系统。除了勃拉姆斯4首录全,此外贝多芬、布鲁克纳、马勒都没录全,特别是马勒,只留下了第4的商业录音,和6的现场。布鲁克纳只有5、7、8、9的录音(据说有第4的录音但极其难找)。贝多芬我只见过2、3、7的录音。对一位他这样身份和水平的指挥家来说,这样不成系统的录音遗产,属于很可惜的。

defaultoasis 发表于 2013-8-25 11:36:28

他身体不好 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情、热情、还是热情——大师现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