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17:07:56

当奥伊斯特拉赫遇到中国......

今天终于收到了由中唱出版的《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这套唱片,唱片到手后居然还会有一丝兴奋,我想兴奋还是源于这套唱片音源的独特性吧。

这套唱片是源于“中苏文化合作协定1957年执行计划”,老奥就是57年10月和自己的老搭档钢琴家杨波尔斯基一同来华的,在北京、上海、天津进行了数场音乐会,当时的中唱社将老奥在华的演出进行了部分录制,后续少量制作成了8张密纹唱片作为内部学习资料。

2011年中唱将这笔宝贵的艺术遗珍,从尘封的大库里请出,由德国老虎鱼公司将开盘带进行数字化工作,最后整理成了这四张弥足珍贵的历史唱片,让我们可以穿越五十多年的时空,聆听大师在华夏大地上留下的弓弦上的音符!

这四张唱片上包括16部作品,我将它们简单的分为乐队作品和钢琴伴奏作品,两首乐队作品是黎国荃指挥中国中央实验歌剧院管弦乐团的贝小协还有就是李德伦指挥中国中央乐团管弦乐队的莫扎特第五小协,剩下的曲目都是由杨波尔斯基钢琴伴奏老奥演奏的作品。

具体曲目如下:
CD1: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杨波尔斯基伴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黎国荃指挥中央实验歌剧院管弦乐队)
CD2: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勃拉姆斯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杨波尔斯基伴奏)瓦格纳:纪念册中的一页(杨波尔斯基伴奏)
CD3:弗拉季格罗夫:“霍拉”主题幻想曲(杨波尔斯基伴奏)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杨波尔斯基伴奏)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杨波尔斯基伴奏)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杨波尔斯基伴奏)
CD4:柴可夫斯基:沉思、圆舞曲-谐谑曲,德彪西:月光曲,苏克:爱之歌,塔尔提尼:变奏曲,列克莱尔: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肖松:音诗
(查看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其中巴赫《a小调协奏曲》(钢琴伴奏)、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布鲁赫《第一协奏曲》(钢琴伴奏)、德彪西《月光》、苏克《爱之歌》、塔尔蒂尼《变奏曲》和列克莱尔的《D大调奏鸣曲》,是目前奥伊斯特拉赫留存下的唯一的现场实况录音......可见老奥还是为这次中国之行带来了不少的新奇和珍贵的礼物)

作为这套唱片的重头戏,两首乐队作品理应更受到重视,贝小协的小提琴一开声...老奥标志性的揉弦以及那温暖而有力的旋律立刻将我的耳朵抓住,实话实说乐团的素质确实很有限,就像武术套路里面的刀枪对练,玩儿抢的是虎虎生风而玩儿刀的也只能是堪堪跟随,勉强支撑,不过老奥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乐团的引导都做到了完美,使我基本已经扎到了他的琴声里而对乐团的勉力有些忽略了.....似乎这版和58年的EMI名版贝小协比较起来,老奥流露出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另外一首莫扎特小协第五号,是和李德伦和中央乐团合作的,老奥的莫扎特表现出的更多是纯真和优雅,李德伦的中央乐团的掌控力要稍好,唯一让人遗憾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录音场地的声学结构的问题,似乎协奏曲的共鸣比较明显,有些轰隆隆的感觉,不过老奥的琴声丝毫没有收到影响,从音色到细节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其实我认为这套唱片的精华是钢琴伴奏作品,首先有两首协奏曲(BACHa小调小协和布鲁赫g小调小协),是以钢琴伴奏形式演出的,我其实很难理解这类的演绎,不过听老奥的演奏,似乎对作品的脉络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可贵的是两首作品并没有由于缺少了乐队的伴奏而感到乏味。两首小奏中的勃拉姆斯小奏的演绎没有晦涩感多了几分云淡风轻的坦荡,而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奏(这个资料里面说原来是长笛奏鸣曲,后来是老奥的建议,普罗才把它修改成了小提琴奏鸣曲),老奥来的更是信手拈来,演绎的利落而俊朗。其他的几首钢琴伴奏也都是精心挑选的,都很出彩,我最喜欢的是瓦格纳的纪念册中的一页,演奏的真挚感人...

最后谈一下这套唱片的制作吧,先从包装说起,说实话国内音像制品的包装一直是短板,总给人感觉山寨,和国际不接轨,有时候费用没少用,效果是事倍功半...这套唱片也是如此,诺大一个盒子,里面配件少到就一个盗版四张套DVD盒子和一本大册子,首先不环保其次不规范,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用一个双张盒子加一本小册子,外面来一个纸封套正规。这套唱片中附送的大册子还是有着一定的心意的,内容主要是时任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副主任的毛宇宽老先生以随笔的方式记录与老奥相处的这段时光发生的趣事,虽然谈不上非常详实,但是从笔触间还是能感受到当时人与人相处的简单淳朴以及老奥的幽默和人民艺术家的人格魅力,还是很值得一读的!最后说一下这套盘的声音,我想这是乐迷们最关心的问题了,买盘之前也看到了好多网评,似乎都不乐观,整体聆听了一遍之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套盘的转制是非常成功的,理性的降噪,音色细节最大限度的保留,老奥的琴声丰满而富有情感,加上这套盘的音源的专属性,我觉得还是值购买的,况且现在的价格也已经很亲民了,我这套核算下来也不过就是180左右哦!





小白 发表于 2013-5-9 17:15:13

中唱的人告诉我是在德国进行转制的。德国工程师还抱怨说,伴奏的乐团不灵。。。。:) 人家干技术活的工程师,音乐修养都很高。

morefeel 发表于 2013-5-9 18:21:40

干脆四张CD平铺 包装做成黑胶大小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19:09:05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3-5-9 17:1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中唱的人告诉我是在德国进行转制的。德国工程师还抱怨说,伴奏的乐团不灵。。。。:) 人家干技术活的工程师,音乐修养都很高。
从转制的声音上能够感受到德国同仁的专业精神!

[ 本帖最后由 tonyzhuang618 于 2013-5-9 19:10 编辑 ]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19:09:55

原帖由 morefeel 于 2013-5-9 18: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干脆四张CD平铺 包装做成黑胶大小
专业和品质一直是国内包装设计的短板!

紫气东来 发表于 2013-5-9 19:18:32

和国内合作值得听听

myzcj 发表于 2013-5-9 21:52:58

看着不错啊,不知道楼主觉得音质怎样

sunson331 发表于 2013-5-9 21:54:45

这包装会不会伤碟啊:(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21:56:40

原帖由 myzcj 于 2013-5-9 21:5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看着不错啊,不知道楼主觉得音质怎样
不仔细阅读哈,最后有介绍音质哦!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21:58:03

原帖由 sunson331 于 2013-5-9 21:5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包装会不会伤碟啊:(
包装虽然土鳖,不过看似重叠的两张盘中间是留有足够的空隙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伤碟!

hannon 发表于 2013-5-9 22:04:13

但问题是 碟居然是 所谓的黑胶cd让你无语

homesick_alien 发表于 2013-5-9 22:21:51

原帖由 hannon 于 2013-5-9 22:0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但问题是 碟居然是 所谓的黑胶cd让你无语
应该不是

所谓黑胶cd一般是那种黑色的盘吧,这个片基还是透明的,只是上面印成像黑胶而已吧。。。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22:24:13

原帖由 hannon 于 2013-5-9 22:0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但问题是 碟居然是 所谓的黑胶cd让你无语
感觉国内音像制品总是会有硬伤,不是音质就是盘基要不就是包装,这次起码音质是有保障了,起码对得起耳朵了!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22:25:16

原帖由 homesick_alien 于 2013-5-9 22:2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不是

所谓黑胶cd一般是那种黑色的盘吧,这个片基还是透明的,只是上面印成像黑胶而已吧。。。
还真不是,这个盘的盘基就是黑色的........

tonyzhuang618 发表于 2013-5-9 22:28:13

从资料上看“中苏文化合作协定1957年执行计划”和老奥前后脚造访中国的还有个更让人激动地名字--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也不知道李赫特访华有没有留下现场录音啊,要是有的话,也早日CD化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当奥伊斯特拉赫遇到中国......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