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ly 发表于 2013-6-1 13:52:01

羡慕,收了这么多好碟!我在98-00年买过一些老版,之后有十年未收,全部下载APE,FLAC,约有1TB。直到11年开始在京东买特价,下一步准备海淘。疯狂下载之余,现在感觉CD拿在手里的满足感是数字文件无法代替的,呵呵,历史又开始轮回了!

fuqing 发表于 2013-6-1 14:10:48

也觉得cd好,音质好,实物有满足感。
唯一缺点,要换光头有点麻烦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1 16:03:12

我现在特别喜欢乐团自有品牌的cd。如RCO/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BR KLASSSIC/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LSO/伦敦交响乐团。signum CLASSICS/爱乐乐团。LPO/伦敦爱乐乐团。MARIINSKY/马林斯基管弦乐团。SFS/旧金山交响乐团。ASO/亚特兰大交响乐团。CSO RESOUND/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录俱佳,曲目丰富,大牌林立。而且基本都是现场录音。大牌的监制人和录音师经常闪现其中。当然自己的录音团队也是水平极高。综合水平绝不在大牌公司之下!!!

迷你音响 发表于 2013-6-2 08:52:26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1 1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现在特别喜欢乐团自有品牌的cd。如RCO/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BR KLASSSIC/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LSO/伦敦 ...

旧金山的MTT马勒太贵了,不然真想抱一套回来{:soso_e120:}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2 09:21:55

迷你音响 发表于 2013-6-2 08: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旧金山的MTT马勒太贵了,不然真想抱一套回来

确实太贵了,建议您买一套LSO杰基耶夫的马勒,presto正在特价,不可思议的价格,演录俱佳,应是最新的一套马勒全集。

迷你音响 发表于 2013-6-2 10:48:57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2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太贵了,建议您买一套LSO杰基耶夫的马勒,presto正在特价,不可思议的价格,演录俱佳,应是最新的一套 ...

多谢兄台推荐,这套有过的,出掉了,不喜欢杰基耶夫的马勒风格,感觉怪怪的,无论是对速度的把握还是乐曲的架构。他的老柴倒是不错,强烈推荐一张PH的胡桃夹子。MTT我听过,风格独树一帜,特别是第三,和早年的索尼LSO版有不小的区别。其它马勒交响曲也有独到的个性演绎,非常不赖。可惜定价过高,HMV前段时间打折也要接近1300的价格,实在是贵。

presto前段时间LSO在打折,我搞了不少,不过还没到货。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2 11:21:42

迷你音响 发表于 2013-6-2 1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兄台推荐,这套有过的,出掉了,不喜欢杰基耶夫的马勒风格,感觉怪怪的,无论是对速度的把握还是乐曲 ...

1300一套可以下手了,我可是花了200英镑买的!您推荐的胡桃夹子我有,是我最喜欢的版本,记的当时是冲着它超过80分钟长度去买的,没想到捡了个宝!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2 15:07:28

tweeter 发表于 2013-6-2 1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投资在器材的钱, 多数是不值得. 投资在好cd的钱很值得

赞同您的看法!我认为器材的价格带来听感的差异就好比在音乐厅里买不同价格的位置所产生的听觉差异一样。

lqdxy 发表于 2013-6-2 16:53:32

本帖最后由 lqdxy 于 2013-6-2 16:55 编辑

tweeter 发表于 2013-6-2 1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投资在器材的钱, 多数是不值得. 投资在好cd的钱很值得
你说这话,只能证明你没有接触过真正好的音响设备!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吧。

lqdxy 发表于 2013-6-2 17:11:37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2 15: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同您的看法!我认为器材的价格带来听感的差异就好比在音乐厅里买不同价格的位置所产生的听觉差异一样。

不能说是器材价格带来的听感差异,特别差的器材另当别论,在有一定素质的器材中,并非价格贵的就一定好声,要看器材的搭配是否合理、空间是否合适、还有摆位是否适当、线材的搭配是否合适等等都是很考功力的,在一套调教得当并具有一定素质的器材发出的声音和低端器材那真是天壤之别,比在音乐厅里买不同价格的位置所产生的听觉差异大得多!因为现场音乐会我也经常去听,对此深有体会。

无教授 发表于 2013-6-2 17:42:53

lqdxy 发表于 2013-6-2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能说是器材价格带来的听感差异,特别差的器材另当别论,在有一定素质的器材中,并非价格贵的就一定好声 ...

您误会了,我并没有贬低器材的作用,何为发烧友?就是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人!但是这追求是没有标准的。唱片是整个音乐欣赏系统里的源头,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这就好比相机里镜头的重要性一样

lqdxy 发表于 2013-6-2 20:06:29

tweeter 发表于 2013-6-2 17: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值得是指投入和产出比. 我不是没有听过旗舰器材, 我跟你讲, 旗舰器材推力大外形猛, 声音还不如推力小 ...
代理商由于代理品牌的缘故,搭配出来的声音往往出不了好声是很正常的,你花了几个月听了这些器材就敢说是玩遍了各大名产名牌器材?功力深的资深发烧友都是经过几年甚者十几二十年的实际搭配才得出的经验,期间饱尝了各种酸甜苦辣以及成功与失败,岂是你听了几个月的时间所能得到的?

ZIONE 发表于 2013-6-2 20:29:28

音乐与音响,碟片与器材之争,永远争不完,也永远不会有结论。个人以为关注碟片是雪中送炭,关注器材是锦上添花。前一个解决有得吃,营养平衡;后一个解决吃得舒服对自己胃口。两者无可偏废,也无需代替。

吴教授的器材“座位论”有趣得很,想想也是那么回事。有经济实力的,经常换换位置听,也未尝不可,但最重要的是有的听,听得进去。哈哈

lqdxy 发表于 2013-6-2 21:40:10

所以说搭配一定要适当,雨后用450瓦的麦景图推本来就是在瞎搞。我现在有2000多张进口CD,器材也达到一定档次,可谓相得益彰。

白冰8968 发表于 2013-6-4 22:30:08

唱片多了也是一个累赘,许多都是闲置或想起来的时候才听听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10多年收藏的唱片一览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