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最喜歡的五大的唱片 Ver.2012
2012年是我玩音響耳機這些東西的啟發年。從去年第一次入手了索尼的MP3,不知不覺我已經延燒到了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地步。雖然比起很多燒友,我的設備缺陷很多,對器材的聽音經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我自己是從小就開始聽音樂了,對音樂的熱愛從來沒有停息過。不管是從小學加入學校的管絃樂團、還是8年級開始加入Boston Youth Symphony Orchestra,我都是親身參與並體會各種各樣的音樂之美的。這裡不論錄音的優劣、不論器材回放時的好壞,我只想和各位分享一下今年我最喜歡的五大唱片!
(排列不分喜好順序)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61B6e-SkJ1L._SL500_SS500_.jpg
Dave Brubeck - Time Out
首先是一張爵士樂大俗碟。很可惜的,此唱片的靈魂人物Dave Brubeck大師這個月初離開了人世間。他給我們留下的這張多數爵士樂唱片都很經典,不過對我來說還是這張Time Out最令我印象深刻。其中我最喜歡的track當然就是爵士樂手廣泛讓人熟悉的Take Five。比起同樣很經典的Jazz at The Pawnshop的Take Five,Time Out中Dave Brubeck所領導的這首曲子以明快的風格與不羈的個性更令我所喜愛。其實仔細想想,Dave Brubeck對於旋律和節奏的掌握有點類似於古典音樂的rubato技巧,而我個人認為它本人有富特在古典音樂裏的造詣呢,嘿嘿。為了表達自己的音樂,不一定要靠著完全規矩的節奏,但是穩健的步伐、樂曲中的靈魂都是一定要靠著演繹者本身所散發出的一種氣質來帶領樂隊演出的。在爵士樂這種放浪不羈的音樂屬性中,Dave Brubeck做得到,而且做得非常之好!緬懷偉大的大師!
http://static.rateyourmusic.com/album_images/d63dbae4c29e078da1c253ce5c656f50/2559347.jpg
Wilhelm Furtwangler - Recordings 1942-1944 Vol.1
繼續大俗。富特文格勒的戰時錄音的版本已被重製成許多版本,各大唱片公司也爭先恐後的想要讓聽眾以最真實的音色重溫富特文格勒的戰時指揮精神。DG的這張小合集應該是所有戰時錄音合集中最便宜的版本了吧,我也把它當作是我的第一套戰時錄音套碟了。富特最令我尊敬的就是它所演繹的Brahms以及貝交了(個人同時非常喜歡Celibidache的貝交)。收放自如、齊鳴時不乏力度與場面感、並且把指揮家的精神融入到了音樂的本身,我可以用很多誇張的形容詞來說這套碟如何如何讓我第一次聆聽之時就為之狂喜,但是我只想說:“Bravo!” 老實說,我也認為其中的莫39和舒9也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富特對於莫紮特的靈巧有別於其他指揮家常能聽見的沉重感,是我認為處理的比較到位的指揮手法。如果預算不多,又希望能夠聽到富特對於各種交響曲的詮釋,這套小盒子真的是很好的選擇。用台灣的形容詞來說,這真是“俗又大碗!”
http://www.lifetv.com.my/files/preview/450x350.2010.03.25.Olivia.jpg
Olivia Ong - Olivia Ong
我記得我第一次聽Olivia的碟是她的Best of Olivia,是在香港買的日版碟。Olivia最讓我驚艷的是她的歌唱技巧與音樂的適合性。雖然基本上都是爵士型人聲歌曲,但是Olivia有著多變的歌喉與豐富的技巧展現。這張Olivia Ong(同名專輯)融入了Olivia自身的精華,也非常討好我。也是我五大唱片中唯一列入的純人聲唱片。它不是HiFi碟、更不是什麼試音碟,而是貨真價實,我認為今年我非常喜歡的唱片!要追根就底討論Olivia作為一個歌手的不足,那應該就是缺乏感情吧。不過我相信在未來多發展多磨練過後的Olivia將會讓我們看到她更成熟的一面。
http://img3.douban.com/lpic/s3479616.jpg
Gunter Wand - Bruckner Symphony No.4 (1990 w. NDR)
旺德應該是屬於比較比較低調的大師級指揮家了。我尊敬他的原因是:他沒有很多20世紀有名的指揮家的太鮮明的個人特色和風采,而更多是以莊重(注意不是莊嚴)感來呈現音樂的內涵。雖然也有許多指揮家想要尊重作曲者的理念來還原音樂,但是卻很少人真正能理解音樂其中的精髓。Bruckner的交響樂包含了許多對神的崇拜感,而旺德的這種莊重、理性的風格是我認為非常適合指揮Bruckner的。同樣,旺德不止一次指揮NDR演繹布四,但是這個版本卻令我覺得是最好不過了。良好的氣氛、指揮家的風采都一聞無遺。如果真要挑出這個唱片的缺點的話,我覺得可能是異常有存在感的銅管吧。我一直認為要演繹好布4,甚至是所有的布交,都必須掌握好其中銅管的發揮。旺德所指點出來的絃樂很是優美,但是銅管的尖銳感還是有待加強。舉例來說,這個部分我就覺得切利比達克做的非常好。是少數能把銅管的密度與能量感掌握的很到位的指揮家。當然,就節奏和處理來說,我是總體更喜歡旺德這個版本的布4.
http://postfiles7.naver.net/20100627_86/hodler_1277631179804OIidh_jpg/0607-%EB%9D%BC%EB%AE%A4%EC%A7%80%EC%B9%B4%EC%8A%A4%EC%BA%94006_hodler.jpg?type=w3
Sergiu Celibidache - Bruckner Symphony No.8
嘴叔啊嘴叔,不管你生涯有多大的風格爭議,我永遠是你崇拜你的粉絲之一!皈依上師、學習禪法後的嘴叔好像出神入化似的,指揮各種富有宗教含義的音樂時都好像給它們添加了“靈魂感”。與旺德忠於原著的風格不同,Celibidache的風格雖然明顯添加了物質,不過它這種正面、具有靈性的指揮風格最是讓我欣賞。我同身為一個皈依上師的藏傳佛教徒,能聽到西方的音樂是如何能融入如此大愛的教義實在令我難以忘懷。可能聽起來有點裝逼吧,但是如此的靈性是我聽過的指揮家的演繹中非常非常稀少的。。。對我來說,引用日本人的說法好了,這種唱片就是“一碟入魂”型的碟子。充滿著鮮明的個人風格,但其中卻包含了更加大氣、神聖的宗教含義。感謝朋友ID "M_Furtwangler"先生的推薦,這張碟,贊!我也十分推薦此唱片給各位喜愛布魯克納和切利比達克的愛好者。Altus所轉制的錄音的音質非常的好,我認為在某些方面也不輸我也有的Sony SACD版本的CD層。許多指揮家到了東京演繹的時候好像就小宇宙爆發了一樣,神演非常的多,而這張碟子就是我認為其中之一~
[ 本帖最后由 asakiota 于 2013-2-23 14:32 编辑 ] 有3张 原帖由 索爷 于 2012-12-16 16:2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张布8是淘宝上买的么?如果是请PM下卖家....
切力在这个公司除了第五,第八还有其他的没?
其實我只有買這兩張... 有第一张CD:victory:
原帖由 安瓦力 于 2012-12-16 18: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一张布拉姆斯第四,也是极好。46分钟,比克莱伯的慢了8分钟,一快一慢对比着听听非常有趣。
还有一张舒曼第四我没买。
不过如果还没买的话,第5可以买,第8不建议买了。sony12月底会出一套切利的布鲁克纳 ...
這張只有SACD單層的
不是Hybird我就沒買了 暫時還沒有SACD 不错,谢谢分享你的经验。 支持下,这活动部错:lol :loveliness: 小風来帮顶,碟子都在家里,还都是很老的cd碟 切利的布交是很优秀的,优秀的可怕,但是他的第八第二乐章,不如卡拉扬的,差好多 支持 :) 切利是和日本禅宗混的,和藏传佛教不搭界吧。 富特战时录音这个合集也不贵 喜歡DAVE BRUbeck 的disney多一點 timeout,准备搞张sacd收藏,这种经典jazz专辑,再过几十年也还是经典。jazz众多大师里面,我还是蛮喜欢这个brubeck的,还有个老大哥神作《kind of blue》就听不来。 原帖由 agnostic 于 2013-1-3 15:3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切利是和日本禅宗混的,和藏传佛教不搭界吧。
是啊,不過“Zen”(禪)這個字的意義是很廣泛的
日本的禪宗和中國的佛教本是一家,只是切利皈依的門派不同而已
就好比Protestant和Catholic都屬於Christian一樣
另外,切利也有皈依“Guru”上師,所學習的理念和藏傳佛教的教義是非常相似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