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culesVR
发表于 2012-12-7 13:23:22
数字音频领域没有绝对单位,通常用比值单位, 比如一个24Bit 的数字音频信号 动态范围理论是 0dBFS 到 -144dBFS. (dBFS 即 dB满刻度)
为什么数字是丢掉Bit, 比较简单计算是 24 x 6 = 144, 我们姑且称为144dB有效动态范围. 事实上24Bit技术我们一般只能做到未记权的140dB信噪比之数字信号.但是没关心, 我们仅使用理想情况计算.
24Bit 的0dBFS 到 -144dBFS是初始量, 数字设备底噪是不能动的, 即本底噪声-144dBFS, 使用数字音量衰减时候, 从0dBFS开始,我们需要衰减20dB, 这样信号最大电平变成了-20dBFS, 这时候 有效动态范围 下降到 124dB. (dithering 实际上是通过算法把 丢掉的那"20dBFS"信号随着加入的扰动噪声随机串入这"124dB"内,才使得我们听起来还不错, 即觉得丢的少)
对于一个ADC或者DAC设备, 通常要定义数字比值和绝对电压关系. 举例 : 比如常见平衡输出DAC输出电平为 +18dBu (即定义0dBFS = +18dBu), 此DAC信噪比为124dB, 这样我们可以换算 +18dBu - 124dB = -106dBu(-106dBu 大约是4uV RMS噪声).
如果我们使用传统数字衰减技术 - 即直接丢掉Bit, 这个-106dBu是改变不了的, 只能从+18dBu 开始减少,假设衰减12dB, 这时候机器输出电压为+18dB - 12dB = +6dBu, +6dBu - (-106dBu) = 112dB, 信噪比此时为112dB, 即丢掉了12dB.
HerculesVR
发表于 2012-12-7 13:40:15
在来说 模拟前级,上一楼体积的举例DAC我们称为 DAC18124, 因为是一个输出电平18dBu且信噪比为124dB的DAC.
模拟前级足够强悍是维持DAC品质一个关键因素.
假设一号模拟前级 named PREA, 允许最大IO电平是 +20dBu, 输出本底噪声-117dBu(大约1uV), 这时候我们可以标记这个机器信噪比
+20dBu - (- 117dBu) = 137dB.
假设二号模拟前级 named PREB, 允许最大IO电平是 +18dBu, 输出本底噪声-97dBu(大约11uV), 这时候我们可以标记这个机器信噪比
+18dBu - (- 97dBu) = 115dB.
假设三号模拟前级 named PREC, 允许最大IO电平是 +12dBu, 输出本底噪声-102dBu(大约6.15uV), 这时候我们可以标记这个机器信噪比
+12dBu - (- 102dBu) = 114dB.
比较一: 信噪比
DAC18124 124dBVS PREA 135dB PASS
DAC18124 124dBVS PREB 115dB DEFEAT
DAC18124 124dBVS PREC 114dB DEFEAT
第一项目比较, PREB和PREC均不能满足DAC性能需求.
比较二:IO电压
DAC18124 +18dBu VS PREA+20dBu PASS
DAC18124 +18dBu VS PREB+18dBu PASS
DAC18124 +18dBu VS PREC+12dBu DEFEAT
第二项目比较, PREC不能满足DAC最高电压要求.
比较三 :噪声对比
DAC18124 -106dBu VS PREA -117dBu PASS
DAC18124 -106dBu VS PREB -97dBu DEFEAT
DAC18124 -106dBu VS PREC -102dBu DEFEAT
第三项目比较, PREB和PREC都不能满足DAC18124的噪声要求所以双双出局.
最后只剩下PREA可以满足 DAC18124需要, 但是满足到什么程度, 很简单.
DAC18124 -106dBu VS PREA -117dBu -106dB - (-117dB) = 11dB
也就是说PREA这个前级可以在衰减11dB范围内满足DAC18124性能需求.
[ 本帖最后由 HerculesVR 于 2012-12-7 13:52 编辑 ]
HerculesVR
发表于 2012-12-7 13:48:17
简言之: 高性能模拟前级要拥有比 DAC强的多 的余量性能 才可以"平移" DAC的性能. 就像刚才举例一样, 我们需要一个高性能模拟前级来"平移" 数字领域那个比值 , 即向上(放大) 124dB那个比值, 亦或 向下(衰减)124dB这个比值.
因为放大电路 噪声和信号同时放大, 信噪比是不变的, 当然如果这也能把信噪比设计差的人也不合适做这行业, 加之负反馈技术 还可以减少失真, 所以正如我前文所说, 放大电路很容易设计. 衰减就难多了.
但是让前级设计师越来越郁闷的是, 现在的DAC性能越来越强悍, 已经非常逼近模拟领域1.3uV (20Hz到 20kHz 未记权1.3uV几乎是音频模拟电路做到极限,音频测试仪器大多就是这个参数, 极有屈指可数几个天价仪器可以做到1.1uV 或者 0.9uV, 再低就不行了)这个极限值.
所谓未来高性能模拟前级可能会非常昂贵, 因为为了满足高性能DAC需求, 这些前级已经跟仪器没什么区别了.
最后: 我只是为了简单说明, 使用了信噪比这个最简单计算的方式, 事实上一个好模拟前级参数很多多```不是只有失真和信噪比,呵呵.:lol
Enjoy.
mifeng
发表于 2012-12-7 14:25:54
进来学习。:)
amex
发表于 2012-12-7 18:03:27
:funk: 学到了新的姿势
tt0331
发表于 2012-12-7 20:00:00
长见识了,谢谢
Lovefancy
发表于 2012-12-7 21:22:29
學習了,謝謝分享
fzfzmp
发表于 2012-12-7 21:57:48
我也这么以为,后来大错特错了。
karajan109
发表于 2012-12-7 22:20:48
新姿势,偶稀饭
kell
发表于 2012-12-7 23:04:37
其实、除了大家说的前级有增益放大和调色作用外、还有一个作用被大家忽视了、也是个非常关键的作用-----阻抗匹配和信号安定作用。
前级比后级更难做“好”~~~:handshake
mifeng
发表于 2012-12-7 23:45:02
阻抗匹配可以理解,但是不知道怎么计算。
信号安定就不太理解了,请kell版详细说说。:handshake
rickyang72
发表于 2012-12-9 21:33:08
不大懂,纯学习。
ambrosia
发表于 2012-12-9 22:25:10
学习新姿势。
yangmetal
发表于 2012-12-10 07:03:30
原帖由 HerculesVR 于 2012-12-7 06:4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简言之: 高性能模拟前级要拥有比 DAC强的多 的余量性能 才可以"平移" DAC的性能. 就像刚才举例一样, 我们需要一个高性能模拟前级来"平移" 数字领域那个比值 , 即向上(放大) 124dB那个比值, 亦或 向下(衰减)124dB这个 ...
这边主要还是从功能考量上,如果讯源不再模拟,那前级的功能纯粹是技术上的,音质上的,那就不应该是消费者端考虑太多的问题~
至于到底会是数字音量,还是纯模拟技术,是指标要求更高的模拟输出级的可变功能,我相信总会有一个技术的进步,解决这个问题的~
haozi7802
发表于 2013-1-20 16:07:09
原帖由 blstwind 于 2012-12-7 00: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受教了,感谢:handshake HerculesVR兄可否推荐几个用在DAC和有源箱之间的前级。
同求!!!我也是需要一个DAC和有源音箱之间控制音量的前级,平衡输入输出的!!: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