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可口可乐 发表于 2012-10-31 00:46:28

小白少说了,也是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哈哈哈哈

vanbeethoven 发表于 2012-10-31 08:27:32

古典音乐会这种仪式太死板,不利于放松心情投入音乐。移植到天朝以后,变得更加怪异,每次看到一帮去“音乐会社交”的观众,胃口先倒了一半。
音乐,还是在家里一个人笃悠悠享受好。到现场去给器材的选择找个参照倒是很有必要。

standalone 发表于 2012-10-31 08:33:24

:lol



[ 本帖最后由 standalone 于 2012-10-31 08:35 编辑 ]

yangmetal 发表于 2012-10-31 08:34:07

这哥们必须给力,期待白版听感~

cgliuhit 发表于 2012-10-31 09:08:13

:o 原来他很牛啊,国家大剧院网站上有很多他的视频

红先生 发表于 2012-10-31 09:21:47

音乐社交每个国家都有吧 特别是歌剧演出

小白 发表于 2012-10-31 09:28:26

原帖由 不喝可口可乐 于 2012-10-31 00:4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小白少说了,也是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哈哈哈哈



欧洲一流的乐团也必然是世界一流的乐团了。当然亚洲一流就未必世界一流了。:)

小白 发表于 2012-10-31 09:37:14

德累斯顿当晚出动的阵容毫无保留。演奏布鲁克纳作品,根本没法保留的,必须全体出动。我数了一下,弦乐组的人员编制是:第一小提琴16人,第二小提琴14人,中提琴12人,大提琴10人,低音提琴8人,整个弦乐组就达60人。加上木管和铜管组,连同坐在背后一直无所事事的那个敲Cymbal的大肚子(慢乐章高潮处站起来敲了一下,又坐下无聊了),一共大概是86人。其中有不少白头发。

坐在2楼,确实音响效果一般,乐队全奏时,经常听起来显得比较吵,层次不太清楚,一些弱音的细节也被吃掉了。但这支一流乐团的优点,和演绎上的长处,仍是清晰可听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10-31 10:21 编辑 ]

colebyby 发表于 2012-10-31 09:41:40

学习了

[ 本帖最后由 colebyby 于 2012-10-31 09:44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12-10-31 09:46:40

总体来说,这支乐队的声音非常地厚重、圆润、声音有“重量感”。常有人问,什么叫“重量感”?来听一听德累斯顿的现场就清楚了。这是一种沉稳、有密度、有实体、绝不轻浮和浮躁的,一体化的声音。整个乐队的声音是一个整体,而且是有重量、有权威感的实体。从各个声部讲,这支乐队没有弱点,弦乐、木管、铜管,都是一流的,无可挑剔,素质全面。布鲁克纳的这部作品,既是他最为popular的一部交响曲,也对乐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在其中无论是弦乐、木管、铜管,都有精彩而高要求的演奏,可以说,如果想演奏好,那么乐队必须是全面的,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虽然乐队的素质全面,但我还是想特别拎出来提一下德累斯顿的弦乐表现。仔细看照片的话,会注意到当晚的弦乐组布置,采取了不太常见的第一、第二小提琴组分列指挥左右的做法。指挥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则分别为大提琴组和中提琴组。低音提琴手8位站在乐队左侧深处。虽然2楼的位置并非理想,但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德累斯顿厚重、圆润、温暖的弦乐之声。这是世界一流的弦乐之声,来自于乐团几百年的积淀。

2009年我曾听过海丁克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在上海的演出,曲目同样是布鲁克纳的第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ca8b.html)。和那支典型的美国乐团相比,我觉得德累斯顿乐团的铜管之声,要更为堂皇而正气,音调虽响亮但柔和,在欣赏乐曲的中间,我闭上眼睛,听着铜管的吟唱,总能联想起德国的大地和森林。这是德国一流乐团的铜管之声,和同样以铜管出名,但风格更为张扬华丽的“美国式铜管”相比,可能要更适合今晚的布鲁克纳。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10-31 09:51 编辑 ]

asakiota 发表于 2012-10-31 09:49:28

上海大劇院整體設計的聲學處理妥當嗎:L

sigur79ros 发表于 2012-10-31 09:57:44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10-31 09:4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总体来说,这支乐队的声音非常地厚重、圆润、声音有“重量感”。常有人问,什么叫“重量感”?来听一听德累斯顿的现场就清楚了。这是一种沉稳、有密度、有实体、绝不轻浮和浮躁的,一体化的声音。整个乐队的声音是一 ...

:lol 关键词:有重量感的声音

小白 发表于 2012-10-31 10:01:13

蒂勒曼指挥下的德累斯顿乐团,在演奏风格上,我觉得体现出了几个明确特点。

在速度控制和分句上,蒂勒曼采取了比较庄重、缓慢而气息悠长、几乎绵延不绝的进行方式。有时会听到一个说法:蒂勒曼是德国老派指挥风格的当代继承者,比如继承了福特文格勒的指挥手法云云,但我觉得在这里,蒂勒曼的手法,和福特,有明显的区别。他没有采用福特文格勒那种宣叙、语调式的抑扬起伏的分句法,而是注重了乐句的绵延、大线条的延续和向前缓慢推进。所以在一个乐句内很少有表情鲜明的起伏和“小冲动”,而整体给人非常温醇、稳重、带点保守的感觉。

整体来说,这一演绎风格,在当晚,是很有说服力的,除了一点——在首先演奏的瓦格纳“爱之死”之中,这种演绎手法显得高潮部分不够激动和煽情,有点保守过头了。这首曲子本来应该是激情荡漾、跌宕起伏的音乐,包含着瓦格纳音乐中最浓烈的感情,但明显蒂勒曼没有营造出这种激情效果,不得不说在演奏这首曲子方面,伟大的福特文格勒是无与伦比的。事实上富特文格勒在战时的此曲录音,是我最百听不厌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10-31 10:09 编辑 ]

红先生 发表于 2012-10-31 10:01:33

德累斯顿还有个德累斯顿爱乐啊 不过不怎么著名

小白 发表于 2012-10-31 10:08:58

蒂勒曼指挥下的德累斯顿,制造布鲁克纳作品中的渐强、直至高潮,非常之“稳”,动态力度的增长,犹如海潮渐渐来临,自然而然,丝毫不急、不燥、不骚动,而是犹如一位内家高手,以泰山压顶而不可避免之势,把高潮慢慢地揭示出来,这是给我印象至深的一点。第一乐章末尾的高潮,和第二乐章的高潮,都效果极佳,而且高潮来临前的铺陈,极有层次和说服力。这既体现了乐队成员的一流水平,也是蒂勒曼掌控乐队能力的最佳表现。

是的,这是一门艺术——一支庞大的八十多人的乐团,如何组织和营造出一个效果激动人心而又有说服力的全奏高潮。如何缓慢、富有耐心而以“不可避免”之势建筑出这个高潮,直至最巅峰的时刻来临,保持住那种兴奋感,让听众心醉神迷,然后逐渐让音乐的能量消散下去。这太是一门艺术了。简单说,蒂勒曼指挥下的德累斯顿乐团,在布鲁克纳作品中,逐渐营造高潮的水平,让人服帖和感动。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纯正厚重的德国之声——蒂勒曼音乐会的冲击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