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美 - 说一套新搭的PC耳机系统
首先要吐槽一下美国的房子质量,隔音太差了。尤其搬家以后,聊聊视频都是全house广播的节奏。 在这样的房间里上箱子非常不现实,于是我开始着手弄一套耳机系统。我听音乐比较杂食,各种都听,但相对而言偏重女声、小编制以及乐器独奏。所以搭配的时候比较注意三频的均衡。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我个人也比较喜欢方便、简洁的系统,简单就是美。经过近两个月的斟酌,参考了几家之言,走了一些弯路,最终系统确定如下: PC + Aq carbon + USB Hub + Aq carbon + Bladelius小黑条 + QED Signature Audio S + Solo U/L + Zu Mobius MKII + HD650新新版 话不多说,先上图片,我们边看边讲:[ 本帖最后由 地膜 于 2012-10-7 23:08 编辑 ] 呵呵,LZ在美国凑这一套不容易啊。不便宜吧?
不过不能理解为何要接usb hub 原帖由 smilence 于 2012-10-7 12:0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LZ在美国凑这一套不容易啊。不便宜吧?
不过不能理解为何要接usb hub
;P不知道是不是被台湾某毒文毒的。。。 USB hub………… 耳机是最先送到的,上来直插电脑。开的第一声没有出乎预料,雾蒙蒙,像隔着一层纱。不过请诸君放心,650是一个很优秀的耳机。
Zu cable 用料朴实无华,价格也比较平易近人,但是这个Mobius MKII却不便宜,想是中外烧友曾经热捧的结果。
同样是直插电脑,这条线下的HD650就像一个掀开了面纱的少女,一改低频肥大,高音过薄的缺点。
相对原线,我对Zu II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声细腻,钢琴有弹性。高频打上去了,低频收了量而加快了速度。
接下来是Solo U/L,上图片 拜崔腿。。。逃 650? 没难度 就当耳塞听听吧 说实话 容易搞定的 还能叫发烧么
一分付出 则 一分收获 为什么会上Solo?楼主的确被小白版主毒得不轻,包括后续的解码和rca,也都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更本质的来讲还是审美取向。简单又不失精致。
Solo U/L 不光外表是这样的,声音也是如此。在直推的基础上加入这支放大器,650的声音马上变得宽松、水润。
如果要说Solo本来的声音,楼主认为它是不加料的。
但是有一点很有趣,就是它在中频偏向高频的一个地方能打出一个通透的声音,这也是我觉得Solo最迷人的地方。
解码: usb hub 小黑条 一直听说不错 说到解码,这里有个小小的插曲。
虽然楼主身在美帝,小黑条也是made in U.S.A,但是实际上小黑条在美国是没什么货的。
好不容易联系到了一个靠谱的荷兰商家,人家却正在旅游,发不了货。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加州Simplifi Audio的Tim,并且下了订单。
不巧的是,Tim这里也发不了货,他正要去瑞典拜访Bladelius先生,orz...
为了填补没有小黑条的日子,楼主捡了块乐之邦03。声音不用说,浓浓的数码味。
终于在某年某月某时某分某秒我家门口,小黑条静静地躺在那里。
赶紧拔下乐之邦,插上小黑条。
宽松的感觉又回来了,水润的感觉又回来了! TT
但随着对系统声音的熟悉与接受,往往能听到一些燥热的声音,感觉非常不好。
如果说solo没问题,小黑条也没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这个时候,楼主连接DAC和AMP的rca用的是Zu cable的Oxyfuel: 软件,软件~~~ 这是一条2001年的老线,从各项阻抗指标上来看应该是很不错的,至少不比Graham自家的同轴差。当然,这只是指标上来看。
线材无用?这次的经历告诉我线材很重要!无论是模拟线还是数字线,都不能轻率选择,否则就会成为系统的瓶颈!
接下来看看Usb hub: 为啥要用USB Hub?这点令人费解。
如果是要解决供电问题,改一条单独供电的USB线就可以了。
USB本来IO等级就不高,接上USB Hub就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