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12-9-22 20:20:57

现场的吉列尔斯

搞了一套Brilliant包子的吉列尔斯现场演奏的贝多芬,包括了1976年12月和马苏尔合作的贝多芬5首钢协(苏联国立交响乐队),10首奏鸣曲,6CD。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51XX08J6K1L._SL500_AA300_.jpg
越听越觉得比他的录音室版本更优秀 ...... 包括在EMI录制的钢协、在DG录制的奏鸣曲。总的来说都不如这些现场演奏生动、流畅、弹性。:P

音质也过得去。钢协5首是立体声的。推荐。

小白 发表于 2012-9-22 20:30:53

有一件事情让我挺有感触的——比如你打电话给某人留言,知道是说给机器听,会不会就自动地说得“机械”一些?我觉得会的,很多人都会,包括我自己,跟机器说话和留言觉得不太自然,自己都知道说出来的话是没有什么感情成分的。

我觉得一个表演艺术家,面对一个话筒和一堆录音设备演奏,和面对一群听众演奏,其间也存在这种区别——后者是存在一定的“感情交流”成分的,而前者,面对录音器材,则犹如对着自动留言机讲话,是没有多少感情交流的。说到底这是一种本质上不太自然的演奏方式——音乐演奏就是应该存在于音乐厅、存在于听众面前的。为制作唱片而演奏,面对一个话筒演奏,是20世纪录音技术发明后才出现的、不太自然的一种特殊演奏形式。

所以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录制良好的现场表演,会比录音室的制作,听上去更生动、更自然、更有灵气、更多即兴触发的感情因素。

这套吉列尔斯的唱片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区别。相比较起来,他在DG录的贝多芬奏鸣曲,在EMI录的钢琴协奏曲,都很“标准”,象教科书一样,但都缺了一些现场的生动感、弹性成分、感情即兴发挥,显得有些“闷”。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9-22 20:46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12-9-22 20:40:22

不过,即使是吉列尔斯那样公认的一流大师,现场表演也做不到录音室的完美。有个单词叫Note-perfect,就是一个音符(note)都不错。录音室的制作,现在一般都是note-perfect的,没有错音。录完后发觉错音就再来呗,反正没有限制,录100遍也没事,找出没有错音的编辑发行就ok了。现场表演很难做到note-perfect,包括吉列尔斯的这些现场,是有错音的。但这基本无碍欣赏,而且把极少数的错音,作为一个负面因素,和更生动、更灵气、更弹性、更有感情发挥的正面因素相比,我觉得毫无疑问,正面因素是主要的,是压过负面因素的。总结而论,我还是要说,这些吉列尔斯的现场表演,比他录音室里搞出来的贝多芬演奏唱片,要更好、更有欣赏性、也更代表他在音乐会上的实际发挥。

jacob1990 发表于 2012-9-22 21:15:15

现场没错音太难了,尤其曲目有锥子这种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东西。。。看了一下 锤子是84年现场,那个时候老吉的身体相当吃不消。。另外我一直觉得吉列尔斯的现场录音唱片不算多。和其他俄罗斯人比起来好像挖掘力度不太够,按理说他的音乐会应当是非常多的,五六年代应该有很多高质量的现场

滚滚红尘 发表于 2012-9-22 21:23:33

这个系列买过奥伊斯特拉赫的,感觉录音不好。
现场不过分错音基本无视,类似施纳贝尔,他的老师Theodor Leschetizky曾说过:“施纳贝尔,你永远不会是钢琴家,你将会是一名音乐家。”

小白 发表于 2012-9-22 21:35:21

原帖由 jacob1990 于 2012-9-22 21:1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场没错音太难了,尤其曲目有锥子这种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东西。。。看了一下 锤子是84年现场,那个时候老吉的身体相当吃不消。。另外我一直觉得吉列尔斯的现场录音唱片不算多。和其他俄罗斯人比起来好像挖掘力度不太够 ...



这套现场里的Hammerklavier是1984年的录音,和他为DG录的版本年代很近,现场速度比DG录音室版略快,整体完成度更好。虽然有错音,但演奏的力度、气势都比录音室版更好。


当然我们不难想象五六十年代吉列尔斯会弹得更棒 ...... 但我没有见过五六十年代吉列尔斯的现场Hammerklavier ......

zscfwhdrsqj 发表于 2012-9-22 21:39:56

好像他六七十年代的现场还有一些啊,他弹啥我都比较喜欢,晚年那个莫扎特幻想曲让我发现俄罗斯人里面也有莫扎特弹得好的,反正我听不出错音。。

[ 本帖最后由 zscfwhdrsqj 于 2012-9-22 21:43 编辑 ]

luckytowns 发表于 2012-9-22 21:45:48

有一件事情让我挺有感触的——比如你打电话给某人留言,知道是说给机器听,会不会就自动地说得“机械”一些?我觉得会的,很多人都会,包括我自己,跟机器说话和留言觉得不太自然,自己都知道说出来的话是没有什么感情成分的。

我觉得一个表演艺术家,面对一个话筒和一堆录音设备演奏,和面对一群听众演奏,其间也存在这种区别——后者是存在一定的“感情交流”成分的,而前者,面对录音器材,则犹如对着自动留言机讲话,是没有多少感情交流的。说到底这是一种本质上不太自然的演奏方式——音乐演奏就是应该存在于音乐厅、存在于听众面前的。为制作唱片而演奏,面对一个话筒演奏,是20世纪录音技术发明后才出现的、不太自然的一种特殊演奏形式。


白版,我对你的景仰犹如.................................................................................

jacob1990 发表于 2012-9-22 21:51:41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9-22 21:3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套现场里的Hammerklavier是1984年的录音,和他为DG录的版本年代很近,现场速度比DG录音室版略快,整体完成度更好。虽然有错音,但演奏的力度、气势都比录音室版更好。


当然我们不难想象五六十年代吉列 ...

我也觉得这个现场更好些,虽然也是有些瑕疵,包括现场听众,慢乐章开始一段时间咳个不停,弄的巨响,真心不爽! 对于我喜欢的那些钢琴家总希望能找到他们比较完美的现场,不过五六十年代吉列的锤子是不可能的了,除了月光、热情、华尔斯坦等曲目,他的贝奏基本都是录完以后再现场弹

小白 发表于 2012-9-22 21:54:37

人无完人,吉列尔斯的演奏也不能说“完美”了。就我个人的看法,他的演奏总体还是偏向阳刚、正气,而表现一些阴柔、缠绵、细腻的段落,相对不够到位(韵味和意境不到),是他的短处。就拿前面提到的Hammerklavier为例,他对慢乐章Adagio sostenuto的处理,就显得抒情意味不够,太“四四方方”了一些。

从这个角度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里赫特是一位更伟大、更高明的钢琴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里赫特的钢琴艺术,有更强、更完整而全面的表现力,几乎难找漏洞和短板。当然,吉列尔斯是一位俄罗斯派第一流的钢琴家,这点毫无疑问。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9-22 21:57 编辑 ]

winniemon123 发表于 2012-9-22 21:54:52

现场锤子键没错音... 目前没听到过,或许只有戈多夫斯基可以。
目前听到过现场/广播中错音最少的,应该是Richter在布拉格的那一张。更为常见的,则是错到惨不忍听的情况。

现场的好处在于常常能够找到更加自然流畅的演绎,缺点在于有时候会被坑,有各种技术上/情感上的失控。即便是Gilels这种技术上非常过硬的钢琴家,也会被坑到(BBC有一张华尔斯坦,明显的不及录音室)。当然也有些非常稳定的,比方说海飞茨和米凯兰杰利。

[ 本帖最后由 winniemon123 于 2012-9-22 22:08 编辑 ]

winniemon123 发表于 2012-9-22 21:59:41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9-22 21:5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人无完人,吉列尔斯的演奏也不能说“完美”了。就我个人的看法,他的演奏总体还是偏向阳刚、正气,而表现一些阴柔、细腻的段落,相对不够到位,是他的短处。就拿前面提到的Hammerklavier为例,他对慢乐章Adagio sost ... Richter最大的短板是,他总喜欢吧自己的感觉融入到作品中。虽然说,多数作品里赫特融入的非常好,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听众都会认同他的理解,这一做法不可避免的会限制听众的音乐空间而把人带入RIchter自己的音乐世界,这在Rither的贝奏中尤为明显。所以,一直更加喜欢Gilels的演绎。

shandra 发表于 2012-9-22 22:05:11

原帖由 winniemon123 于 2012-9-22 21:5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场锤子键没错音... 目前没听到过,或许只有戈多夫斯基可以。
目前听到过现场/广播中错音最少的,应该是Richter在布拉格的那一张。更为常见的,则是错到惨不忍听的情况。
里赫特的BBC LIVE和LONDON LIVE都比布拉格在技术上完美 布拉格那张4乐章有段错音都连成片了

awshwl 发表于 2012-9-22 22:09:30

其实有时候错音造成的效果更爽。

winniemon123 发表于 2012-9-22 22:11:26

原帖由 shandra 于 2012-9-22 22:0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里赫特的BBC LIVE和LONDON LIVE都比布拉格在技术上完美 布拉格那张4乐章有段错音都连成片了
难道我记错了? 对着谱再听一遍,布拉格那张技术上应该优于BBC的。
London Live没听过,BBC Live第一乐章错音就一大片了。
Anyway, 演绎上都是很不错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现场的吉列尔斯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