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istrakh、Cluytens、法广交.-.EMI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avid Oistrakh、Andre Cluytens、法国广播交响乐团(EMI再版)
创作时间与地点:1806年,维也纳
首演:1806年12月23日,维也纳;弗朗兹.克莱门特小提琴独奏
首次出版:艺术与工业署,维也纳,1810年
乐队编制: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大号——2圆号,2小号——定音鼓——弦乐器
演奏时间:约45分钟
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对它回顾。
本曲完成于1806年。这一年,他对他的学生——伯爵小姐莱莎.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贝多芬的协奏曲比莫扎特的协奏曲有气势和深度。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协奏乐队则并不处于从属的地位,而是积极参与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队的音响效果特别具有一种昂扬振奋的紧张度,因此该曲又被称为《交响协奏曲》。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是昂扬着英雄精神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是庄严壮丽的小广板。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回旋曲。在第三乐章中,有一个华彩乐段,光辉灿烂,满目生辉。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所谓三、四、五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大部分小提琴协奏曲都是用D大调写成,贝多芬这首也是D大调。
这首协奏曲是那种典型的协奏曲格式,快慢快三个乐章构成,其中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贝多芬的协奏曲(包括钢琴协奏曲)戏剧性都不是很强,从整体的情绪上来说也是不太激烈的。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这一乐章从定音鼓的五击开始,因此这首协奏曲也被称作《定音鼓协奏曲》,乐队前奏将呈示部的主题首先演示一遍。其中的D大调主部主题沉静、安详,A大调副部主题力度有所加强,并在重音拍上采用顿音,显得非常坚定、果断。整个乐章中一直由主部主题占据主导地位,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有对比,但是没有激烈的冲突。整个乐章的情绪是沉着、坚定的。
第二乐章,小广板。这一乐章是典型的贝多芬抒情曲,是一种宽广的抒情。单簧管呼应着小提琴奏出的乐句,一句一句平缓地流淌,其中间或有小提琴的快速经过句。最后,经过一个简短的小提琴独奏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整个乐章的情绪是冥想、平静的。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小提琴一开始就在四弦上奏出主题,这个跳跃的主题充满欢乐的情绪。随后,乐队重复。这个主题在小提琴的各弦上都有表现,最高到一弦高把位的泛音演奏,音域跨度极大,充分表现出欢乐和高昂的情绪。这个乐章的高潮也是整个乐曲的高潮。
据贝多芬年表记载,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06年,并于当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这首协奏曲是贝多芬专门为当时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克莱门特(Franz Clement)而作,也是由克莱门特首演小提琴。当时一、三乐章中的华彩(Cadence)部分是由克莱门特谱写的。现在演出的基本是二个华彩版本,一个是约阿西姆(Joseph Joachim)华彩,另一个是克莱斯勒华彩。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作独奏小提琴曲目中最具挑战性的作品之一:是对演奏者艺术成熟性和技巧掌握的考验,所以也是一部每位配得上大师称号的人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都必须掌握的作品。因此,这首作品1806年12月23日举行首演时受到冷遇就让人感到很意外了。对贝多芬极其崇拜的作曲家卡尔.车尔尼说这首协奏曲是“竭尽全力创作的”,他这话多少算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当时的掌声更可能是给予独奏者也就是弗朗兹.克莱门特的,他当时泰然自若地试奏了那极其艰难、几乎到处是修改痕迹的小提琴声部,而且在两个乐章之间加进了自己的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即兴乐段(显然在某个地方还倒握着小提琴)。1807年1月8日维也纳《戏剧、音乐和诗歌报》上的评论也许更好地总结了听众对贝多芬的音乐的反映:
“至于贝多芬的协奏曲,行家们的看法完全一致,他们认为这首协奏曲虽然有其优美的一面,但同时也认为它缺乏连贯性,一些平庸的乐段无休止地反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厌倦。他们一致认为贝多芬无疑应该更好地运用他的杰出才华,给我创作出更多像C大调和D大调这样的交响曲,以及他那令人愉快的《降E大调七重奏》……”
这种观点或者类似的看法似乎延续了将近四十年,这首协奏曲的演出次数在此期间很少超过十次。这首协奏曲的超群质量最终开始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是1844年伦敦的一场音乐会,当时担任指挥的是门德尔松,而担任小提琴独奏的则是十三岁的约瑟夫.约阿西姆——他将成为19世纪传奇般的小提琴大师之一。
贝多芬对克莱门特演奏的评价没有被记录下来,但他的感受很可能反映在了一个否则无法解释的现象上:他改变了这首协奏曲的题献对象。手稿第一页上写着贝多芬特有的双关语:“为维也纳剧院第一小提琴和指挥克莱门特而写的协奏曲。”不过,当总谱于1808年出版时,上面的题献对象却改成了贝多芬童年时的朋友斯蒂芬.冯.布鲁宁。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贝多芬还想再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而且他的小提琴奏鸣曲——其中最后一首便是1802--1803年完成的著名的《“克鲁采”奏鸣曲》Op.47;但在这之后贝多芬只写了一首小提琴独奏作品:《G大调奏鸣曲》Op.96(1812年创作,1815年修改)。后者被广泛视作贝多芬最出色的室内乐作品,但与《“克鲁采”奏鸣曲》或者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和第三乐章相比,这首作品的小提琴声部明显不再像以前那样炫技,而是更加抒情。
除了卡尔.车尔尼外,至少还有另一个早年鼓励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声音。1807年4月,贝多芬接待了钢琴家、作曲家和伦敦一家出版公司的负责人穆尔奥.克莱门蒂,他急于想得到贝多芬一些最新作品的英国出版权。这些作品包括《第四钢琴协奏曲》Op.58,三首“拉苏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Op.59),《第四交响曲》Op.60以及《科里奥兰序曲》Op.62。从他的来信中看,克莱门蒂特别称赞了小提琴协奏曲,但也提出了一个事后看来很怪异的请求:贝多芬能不能将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钢琴协奏曲?这个请求最后完成了,作品编号与小提琴协奏曲相同,上面的题献对象是斯蒂芬.冯.布鲁宁的夫人朱丽。在18、19世纪,对其他独奏乐器协奏曲进行改编的做法是比较普遍,但对Op.61小提琴声部的改编——几乎可以肯定是另一人根据贝多芬在手稿上留下的几个提示完成的——丝毫无助于挽救这部协奏曲的名声。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对缺乏想象力、有时非常笨拙的改编,左手仅仅是在给右手的主旋律提供伴奏。贝多芬五首有作品编号的钢琴协奏曲中典型的独奏风格——左右手之间细腻而富有戏剧性的交替往来在这里几乎无影无踪。
不管怎么说,与克莱门蒂之间这看似很具吸引力的交易最终变了味。到1809年底,上述作品没有一首在英国出版,而且英国方面也没有支付任何报酬。仍然在欧洲大陆忙碌的克莱门蒂最终为贝多芬——也为他自己大发雷霆,致信给他在伦敦的合伙人:
“你让我在这件事上丢尽了脸!——而且涉及当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你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完全有能力满足他的要求!……那么,请别再耽搁片刻,赶紧告诉我他是怎么对你说的,好让我与他处理好。”
克莱门蒂得到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它的钢琴版最终于1810年出版,但贝多芬此时已经同意维也纳一家出版社出版这首协奏曲,这便是1808年成立的艺术与工业署出版社。出于研究的目的,这算是第一正式版本。
这首协奏曲的第一批听众觉得难以接受它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在许多方面象征着与传统的明显决裂。比方说,莫扎特和海顿的小提琴协奏曲相对比较短,风格和配器比较简单。贝多芬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时间长达45分钟左右,比在他之前的协奏曲长很多。的确,在大多数演出过程中,单单第一乐章几乎就与莫扎特前四首小提琴协奏曲中任何一首同样长,只比K219短几分钟。如同在《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中一样,贝多芬在这里显然认准了要使自己协奏曲的交响风格更甚于同时代重要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乔万尼.巴蒂斯塔.维奥蒂——贝多芬肯定熟悉维奥蒂29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些。军号与鼓的使用——贝多芬交响曲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也在音色上将这首作品与海顿和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区分了开来。
调性往返与主题发展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交响使用——再加上独奏声部与乐队之间关系的戏剧化处理——是贝多芬所以成熟协奏曲的特点。虽然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这种协奏曲风格的脱胎换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过莫扎特这位先例——尤其是莫扎特的K466、K491和K503——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却是前无古人。不管听众最初用了多长时间才真正意识到这首协奏曲的伟大,它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无与伦比的。门德尔松那首伟大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显然极大地归功于贝多芬的这首范例;值得注意的是门德尔松是在他1844年访问伦敦后立刻开始创作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他在这次访问过程中极其成功地指挥了贝多芬的这首协奏曲。同样,其他具有辉煌交响性的小提琴协奏曲,如勃拉姆斯(1878年)、西贝柳斯(1905年)、埃尔加(1910年)、尼尔森(1911年)、勋伯格(1936年)、布里顿(1939年)和肖斯塔科维奇(1948和1967年)的小提琴协奏曲,尽管各不相同,但均延续了贝多芬在他的Op.61中开创的传统。
[ 本帖最后由 monarch426 于 2012-7-17 18:47 编辑 ]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五岁开始学琴,先后获得全苏小提琴比赛一等奖、全苏表演家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孙小提琴比赛冠军等。演出节目几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现代最优秀的小提琴作品。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誉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1939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现已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家伊·奥依斯特拉赫(其子)、维·皮卡依曾、斯尼特科夫斯基等。
出生地
1908年9月30日,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生于黑海边上的港口城市敖德萨。
家庭背景
他的父亲是个书商,业余喜欢拉拉小提琴,弹弹曼陀林以自娱;母亲是敖德萨歌剧院合唱队队员。在家庭的影响下,奥伊斯特拉赫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听了妈妈唱的歌剧片段,常会模仿着哼上几句。他的音乐天份引起了以擅长教育儿童闻名的小提琴家斯托利亚尔斯基的注意。这位奥尔的弟子把他带到自己的班上学琴,这一年奥伊斯特拉赫才满5岁。
入学
"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结束之后,斯托利亚尔斯基办了一所敖德萨戏剧音乐学校。1923年,奥伊斯特拉赫考入该校,在斯托利亚尔斯基班上同时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1924年他举行了生平第一场音乐会,演奏了巴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考试拉的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塔蒂尼《魔鬼的颤音》奏鸣曲,安东·鲁宾斯坦的中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挑选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协奏曲作为毕业汇报的曲目显示了他的眼光和胆量,当时这部作品尚未确立稳固的地位。他十分喜欢作品中闪烁的机智。
获得大师指点
1927年,在欢迎普罗科菲耶夫访问敖德萨的音乐晚会上,奥伊斯特拉赫当着曲作者的面拉了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的谐谑曲乐章。当时身为荣誉贵宾的普罗科菲耶夫坐在最前排。"当我演奏的时候,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在结束的时候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但他没有参加鼓掌,而是迈着大步走上舞台,没有注意观众的喧哗和兴奋,立即要求钢琴家把座位让给他,坐下来转身对我说,'年轻人,你完全没有像要求的那样去演奏。'他开始向我表明和解释自己音乐的特性。真是糟心透了…… "
许多年以后,当我已经成为普罗科菲耶夫的近友时,我曾经向他提起了当年敖德萨音乐会的情景。令我吃惊的是,他记得一切以至许多细枝末节--节目单的准确内容,加演的次数,和他一起在宴会上表演《丑小鸭》的奇什科,还有'不幸的年轻人'。这个人,如他表现的那样,受到作者的如此'非难'。'您猜,这个年轻人是谁?'当知道这个人就是我以后,普罗科菲耶夫显然感到不好意思。--'噢!您说什么!'我立即看出,他是一位多么和蔼可亲的人啊。"
1927年夏天,奥伊斯特拉赫应邀赴基辅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在作者的亲自指挥下,他和乐队两度合作演奏了这部杰作,取得辉煌的成功。格拉祖诺夫十分赞赏他的艺术处理。
频繁获奖
1935年,他荣获全苏音乐演奏家比赛第一名。随后,他开始了向国际乐坛的进军。几个月后,他在华沙亨利·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上荣获第二名;1937年,他在布鲁塞尔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击败来自21个国家的68名选手,荣登冠军宝座。
艺业更上一层楼
1928年,奥伊斯特拉赫移居莫斯科,得到莫斯特拉斯教授等音乐界著名人士的指点,艺业更上一层楼。30年代开始,他频繁到全苏各地巡回演出。1937年这次比赛评委之一的蒂博写道:"奥伊斯特拉赫的名字从今天起开始传遍全世界。世界各国都在盼望能够听到他的表演。"这次比赛的胜利不仅为奥伊斯特拉赫登上国际舞台铺平了道路,而且为他艺术风格的确立定下了方向。
学习 模仿
这一年,奥伊斯特拉赫在布鲁塞尔见到了对他的风格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两位前辈大师。他聆听了克莱斯勒的音乐会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克莱斯勒的演奏给了我永不磨灭的印象,他的非凡的才华、深刻的表演,征服了全场观众!"大约在 20年代末,奥伊斯特拉赫第一次在唱片上听到克莱斯勒,立刻在小提琴表演艺术上看到了一个新天地。他演奏了大量的各式小品,刻意模仿那位非凡的维也纳人的某些独特的演奏手法:揉指、表情滑育和叹息似的朗诵调。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练习帮助他掌握了细腻的色彩变化和讲述作品内容的非凡技巧。许多人能够把大型作品拉得过得去、甚至很好,但是却演不好小品。究其根源就在于小品的内容清楚明白,表现力若不够就难以给听众一个明确的印象,听起来像练习曲一样。
所以,真正想攀登演奏艺术高峰的人,没有不重视小品的,它是对表达能力的严峻考验。奥伊斯特拉赫后来在大型作品中能够表达出层次那么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与他此时的锤炼密切相关。另一个影响是西盖蒂倡导的演奏非个性化倾向,要求演奏者以体现作曲家的意图为最高目的,反对演奏者以过于强烈的个性特点诠释作品,它的正面效应不言而喻,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造成了技巧一概高超,音乐个性却过于干人一面的负面效果。
1938年6月,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问世,这是奥伊斯特拉赫的表演艺术唤发大作曲家创作冲动的第一个例证。这是一部带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旋律的抒情杰作。乐思在设计得十分精巧的结构下尽情地流淌。特别是第二乐章似乎在回望着安定、幸福的往昔岁月,一股惆怅、惋惜之情掠过作者心头、米亚斯科夫斯基是一位被低估的作曲家、他的内心世界微妙敏感,对时代的不公正也许不像肖斯塔科维奇那样敢于仗义直言。但他是以自己委婉的方式来暗示不公正,有老年人夕阳无限好的心态。这部作品可以选择小提琴家费金的版本,演绎十分温暖(唱片编号:OlympiaOCD134)。
演奏出现新的生机
1940年问世的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给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带来了新的生机。这部色彩斑斓的作品是亚美尼亚民间生活的一幅长篇画卷。奥伊斯特拉赫以柔和而又稠厚的音质浓墨重彩地再现生动逼真的生活场景。他的分句温柔细致,音色变化入微,技巧酣畅痛快。他的演奏是这部作品难以超越的典范。作曲家在他的激发下,指挥乐队配合得极其兴奋,把浓重的民族风味尽现眼前。
进行慰问演出
奥伊斯特拉赫在卫国战争期间,满怀爱国热忱到后方和前线慰问演出。1942年,他来到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举行音乐会。战士、工人、海员和居民都来听他的表演。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之后,苏联人民这时候从音乐中得到了多么大的安慰!在演出过程中响起了空袭警报,但是没有人离开音乐厅,一曲奏毕,掌声如雷。演出结束时当场宣布授予奥伊斯特拉赫国家颁发的奖状,这时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大厅,这是对艺术家劳动的最好的报酬。
1945年,战争结束了,奥伊斯特拉赫与战后第一位访问苏联的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合作,在莫斯科演奏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在当时是一件盛事,反响强烈。
安排音乐会
1946-1947年演出季来到了,他按照小提琴协奏曲的发展顺序安排了5场规模宏大的音乐会。第一场:巴赫(E大调)、贝多芬、勃拉姆斯;第二场:莫扎特(A大调)、门德尔松、埃尔加;第三场:肖松《音诗》、沃尔顿、西贝柳斯;第四场:塔涅耶夫《音乐会组曲》、格拉祖诺夫、柴科夫斯基;第五场:米亚斯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哈恰图良。从曲目安排上可以看出他有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所有重要的小提琴曲目统统掌握到手的雄心。
第一次西方演出
奥伊斯特拉赫第一次到西方演出是1945年在维也纳。10年后,他来到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美国首演。克莱斯勒、埃尔曼。弗朗塞斯卡蒂、米尔斯坦、斯皮瓦科夫斯基、斯特恩、保罗·罗伯逊、施瓦茨科普夫、皮埃尔·蒙特这些音乐界的大人物都赶来听他的演奏。"克莱斯勒的在场使我特别激动。他聚精会神地听我拉琴,结束时,第一个站起来向我鼓掌……这一切好像在奇妙的梦中。后来,他又把他写的贝多芬协奏曲华彩乐段送给我。我从美国带回来的最珍贵的东西不是这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而是克莱斯勒送给我的乐谱。"
事业蒸蒸日上
奥伊斯特拉赫的事业蒸蒸日上。1958年他在巴黎和克路易坦指挥的法国广播学院管弦乐团录下了久享盛誉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唱片。这是温暖、缓慢、舒展的演奏。奥伊斯特拉赫是个很随和的人,从容不迫地细细品尝贝多芬的浪漫之旅。法国乐队以其懒洋洋的民族性格与其配合,相得益彰。这张唱片无论录音与演奏都不如传闻中的那么好。贝多芬的作品,奥伊斯特拉赫与钢琴家奥勃林合作录制的《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更值得聆赏。《G大调第十奏鸣曲》的开始凄凉哀婉,带有吉普赛风味,颇合作者原意(这部作品原题献给一位吉普赛小提琴家,后因一个女孩子,贝多芬和他闹别扭,就转赠给罗德了)。《G大调第八奏鸣曲》温暖和煦,是二位好心人在宽解你的忧愁。
奥伊斯特拉赫对俄国、尤其是苏联小提琴作品的解释具有权威性。他的有声和文字资料,是后世小提琴家们研究揣摩的榜样。
轶事
奥伊斯特拉赫在和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往中,曾有许多趣事。下述的一则,不仅颇能说明两位作曲家的性格,而且极传奥伊斯特拉赫之憨厚神态:"我那时正在准备普罗科菲耶夫的一首作品,其中一个音究竟应该有升记号还是没有,难于确定。我找到作曲家本人,请他解答。普罗科菲耶夫在钢琴上弹来弹去,一下子升半音一下子还原,越弹越糊涂,最后他大声嚷了起来:'你去问我的秘书吧!他大概清楚。'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有一回我遇到肖斯塔科维奇,就把这个还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向他提出。肖斯塔科维奇同普罗柯菲耶夫的行事风格不同,他不在琴上弹,只是认真地思索片刻,然后做出非常肯定的判断:当然是有升记号的。'
"我不明白他判断的依据,仍存疑惑。过了一段日子,我又一次碰到肖斯塔科维奇,于是再向他提出那同一个问题。肖斯塔科维奇已经忘记上一回的事了。他还是认真地思索片刻,然后做出非常肯定的判断:'当然是没有升记号的。"'
性格温厚 幽默
奥伊斯特拉赫的性格温厚、持重,还常常喜欢开些善意的玩笑,他的幽默淡而有味。这些品格在他演绎的勃拉姆斯作品中反映了出来。1954年2月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在当时曾经引起巨大的轰动。评论家哈特纳克在所著《我们时代的小提琴大师》一书中赞扬这个版本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给予这部作品的宽广的幅度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他的揉指和滑音运用得如此细致小心,给这部刚健的作品增添了许多细腻的感情色彩变化。他的曲式结构交代得十分清楚,把美和力量完美地统一在一体。这个版本对当代小提琴家如何演好这部巨著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他后来和克雷姆佩尔合作的唱片在力量上有些松懈,似乎和名气稍小的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合作,他精神更放松,表达感情更自由。
1954年录下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情形与此相仿。1878年,在3个月草率的婚姻破裂后,柴科夫斯基来到瑞士的日内瓦湖畔消愁散心,在这里,他逐渐地恢复了往昔宁静的神思。正好这时候,他以前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一个学生、小提琴家科泰克来陪伴他。科泰克拉了许多小提琴作品给他听,有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等,柴科夫斯基对其中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印象特别好。他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写道;"您知道法国作曲家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吗?它是为小提琴与乐队协奏而写的,由五个连续的独立乐章组成,具有西班牙民间主题。这首作品令我十分满意。有许多清新、明快的气息,动人的节奏,美好而和声处理出色的旋律。它和我所熟悉的新法国学派的其他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拉罗就是属于新法国学派的,他和德里布、比才一样,不追求深度,但注意避免陈规旧套,寻找新形式和更关心音乐的美,而不像德国人那样遵守既定的传统。我今天十分满意地一连弹了它两次。"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激起了柴科夫斯基写作小提琴音乐的兴趣,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部协奏曲的写作。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比他后来和奥曼迪合作的版本出色。他的感情表达更舒展自然,琴声出自肺腑,十分真诚感人。
部分名气较小的作品
除了这些鼎鼎大名的杰作之外,奥伊斯特拉赫还录下了塔涅耶夫的《音乐会组曲》和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这类名气较小的作品。
《音乐会组曲》是塔涅耶夫为小提琴和乐队写下的推一一部作品,题献给奥尔。作品由五个乐章组成。独奏小提琴以一连串音阶、琶音和颤音组成的辉煌狂想乐段揭开全曲,忧愁的旋律使我们联想到19世纪的俄罗斯还是个尚未废除农奴制的国家。第二乐章是轻巧的18世纪小步舞曲风范,带有宫廷气氛。在小提琴的高把位上,奥伊斯特拉赫发出了极其悦耳动听的琴声。第三乐章题名"童话",沉郁的小提琴带出一段温馨的轻摇,中间以后情绪逐渐激动,在小鼓的滚奏下,小提琴带着几分哀怨结束这个乐章。第四乐章"主题与变奏"篇幅最大,是全曲的青华所在,一个俄罗斯风味十足的旋律马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它单纯、表情丰富,引出性格越来越复杂的变奏。第一变奏是技巧的变化,第二变奏雄浑有力,如同农民的健步,第三变奏是精巧的圆舞曲,婀娜的秀色在云鬓间闪动,第四变奏是急速活泼的急板,第五变奏是一首玛祖卡舞曲,矫健有力,最后一个变奏又回到了主题,小提琴在最高音区婉转吟唱,如同一只夜莺在诉说夜色之美,娓娓动听的旋律在静谧中消散。第五乐章采用了19世纪作曲家喜爱的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形式,热烈喧闹的场面和高超的技巧贯串始终,给全曲一个效果辉煌的结尾。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目前此曲惟一的版本,的确也无须它求。
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39年,是优美抒情的作品。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世界:前此,人们似乎没有从这部作品中发现如此美妙的旋律,他的乐句的划分和转调的色彩明暗变化极其精细。作曲家分明被他的出色表现所感动,指挥乐队伴以激情投入的协奏。这个1962年的录音,是小提琴和乐队之间平衡的一个好样本。
对指挥兴趣浓厚
奥伊斯特拉赫除了演奏小提琴,对指挥也有很浓厚的兴趣。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乐队中演奏中提琴(先)和小提琴(后),体会过置身于宏大的音响中身心所受到的震撼。他有句玩笑话:"小提琴不能演奏G弦空弦音以下的音符,对我来说似乎是个耻辱。"他对浑厚、浓重的低音的爱好由此可见一斑。1962年,奥伊斯特拉赫首次作为指挥登台献艺。他的指挥动作也像他拉琴一样朴实自然,不过分夸张。小提琴家是这样来描述他在指挥领域的新奇发现的:"指挥乐队如同沿着一条美丽的河流顺流而下,突然间,我们发现大海就在前面。河岸渐次退向远方,你可以向四面八方了望,这时候有无限多的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奥伊斯特拉赫指挥了许多苏联作曲家的作品,他指挥的勃拉姆斯交响曲也被认为很有特色,获得好评。
演奏风格多样化
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风格呈现出多样和逐渐演进的特点,宏大的气魄,巨大的音响,崇高的理想,真诚的感情,这些是他成熟期最具个性的标志。他的人情味使许多人觉得特别亲切,但也有人嫌其俗气。他的演奏特点通过自己大量的教学工作,对苏联、东欧甚至全世界的小提琴学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中间好的一面不言自明,负面的后果也不容忽视。奥伊斯特拉赫开揉指忽冷忽热之肇端,即在同一个乐句中有些音符用揉指,有些音符不用揉指,两者没有中间的过度层次,也不是出于听觉或根据音乐的内在需要来使用。这种拉法跨越国界在当今许多年轻小提琴家身上相当普遍地存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由于本人修养高,能够把这点不足巧妙地掩饰过去,后继者却为此吃尽苦头。
中国演出
1957年秋天,奥伊斯特拉赫来中国进行访问演出。在北京演奏了巴赫的a小调、莫扎特的A大调、贝多芬、布鲁赫的g小调和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有勃拉姆斯、弗朗克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几首奏鸣曲,以及其他许多中、小型乐曲。这些演奏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许多观众至今还能回忆起奥伊斯特拉赫当年美妙的琴声.
逝世
由于过度劳累,奥伊斯特拉赫的健康状况在60年代后期趋于恶化,经常住院养病。1974年10月24日,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旅行演出期间,心脏病突发而去世。整个音乐界为此感到深深的悲痛。斯特恩说:"我感到不仅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同行,而且失去了一位亲兄弟。"好在他留下了大量精彩的唱片,虽然未能完美无缺地再现其神采,总可以让我们亲自领略其巨大的人格力量的感染。
影响
作为苏联小提琴学派的领衔人物,他对20世纪弦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苏联许多优秀的小提琴作品是在他的辉煌的演奏启迪下产生的,米亚斯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都把自己的杰作题献给他。在繁忙的演奏之余,他还担任大量教学任务,学生遍布天下,对培养新一代的小提琴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演奏影响所及,在今天许多人的演奏中还清晰可辨。
CD抓轨(APE格式、摘自该专辑CD4):因为自己积分不够,为了避免版主将我的帖子移到分享区,在此就不提供下载链接,需要下载的请到我大家坛的帖子下载,不便之处敬请谅解。http://www.隔壁.net/read.php?tid=1286050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17/20/659091942012071720194206.jpg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17/20/6590919420120717202211027.jpg
[ 本帖最后由 monarch426 于 2012-7-17 20:23 编辑 ] 谢谢这么翔实的内容,辛苦了,也是老有名的唱片了,都没认真找过背景资料. 作为一名坚定的奥胖子粉,表示这张唱片不论录音还是演绎都是非常出色的 最爱还是富特+罗恩的版本 奥胖的还是勃小协对胃口 这个贝协我觉得太慢 太温吞 原帖由 jacob1990 于 2012-7-17 19:0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奥胖的还是勃小协对胃口 这个贝协我觉得太慢 太温吞
娜塔莎大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