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迷 发表于 2012-4-8 18:52:21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2/4/8 18:4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国产机一直不缺素质,但味道方面一直是短板,之前ARK就是以冷硬薄声著称,这次不知道会如何。
如果是搭配味道不好的机器,再用国产音源多少会悲剧吧,至少山灵那边我记得都出了多款胆CD机的,也许他们自己也认识到用 ...
那也得看看是用什么胆,好多机器喜欢打擦边球,用el34等等素质胆,声音是有胆的柔,但是依然没味,真正玩好胆,模拟电路成本比较高。

smilence 发表于 2012-4-8 19:10:57

原帖由 张花花 于 2012-4-8 18: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百度了下,这个CD机貌似不便宜

实价远远不到那个数,好像是7500能拿下吧?

davidxtb 发表于 2012-4-8 19:25:59

原帖由 音迷 于 2012-4-8 18:5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也得看看是用什么胆,好多机器喜欢打擦边球,用el34等等素质胆,声音是有胆的柔,但是依然没味,真正玩好胆,模拟电路成本比较高。
禾讯RKV用的管子是富豪PCL805,运放是OPA637AP。富豪的味道虽然没有风根的PCL805好,但素质是要更高一些的。
如果说干掉那台,实在是不相信金牛有那个功力。
另外,LZ并非同台对比,是仅凭印象做出来的结论吧。

另外,转载一篇劣质枪文:
转载:《家电论坛》                                     作者:寻梦
前些天在坛上看到有坛友提到了东方之声的CD机,网上搜索了一番,觉得该机子好象还比较靠谱,就是旗舰机型的报价感觉贵了一些。通过和店家的联系,居然可以比老外在国外便宜不少的价格拿到,于是决定进一台E5白金版的来听听。(由于担心和系统不配,和店家约定了15天的试听期,不合时可以退货。事实是刚听了两天就打款过去了)————
CD机到时的外包装(内纸箱的四个角都装有铁护角,这比较新颖实用)————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3/20100413_dc7c5e57010509d1524dtVwKb9YwY44z.jpg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3/20100413_ba86331eea728f0d13c5w2wjJcwM2AFN.jpg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3/20100413_ddb068b583685363d5cdgmgDg5zdGGi5.jpg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3/20100413_a95af3d34e346b7f2d29c0WF3YFD3Xz0.jpg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3/20100413_37b79ce7cf579aef3ecdTv1V1YaYTotI.jpg
通过这些天的试听,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台CD机特色和850MKⅡ一样“人声靠后,口型正确”,属于舞台感较强的那种,但高低频的延伸度、解析力和通透感、细节表现及动态等都比850MKⅡ高出一大截,完全可以取代850MKⅡ;但无法取代飞记622和3435,因为其声音取向完全是中性的,类似柏林之声那种风格,在俺的系统中播人声时缺乏飞记622和3435那种润泽感和丰富的表情————
该E5白金版特别适合用来播放交响乐,因为其高低频两端伸延较远、动态强、通透感好、解析力高、细节丰富、平衡感也不错,播交响乐时的音场定位和音质表现都比较到位:比如播放俺比较熟悉的《红色娘子军》时,小提琴泛音丰富,真实感强(特别是第1节5′1″~5′45″和第2节7′40″开始出现吴清华主旋律的小提琴独奏);铜管乐也播得比较灿烂(象第1节2′20″开始的南霸天主旋律)。尽管不如3435播得那样顺耳,但这确实是比较真实的小提琴和铜管乐声音(俺好歹也是学过几年小提琴的)————
实际上,这台CD用来播人声听听也挺不错的,如果喜欢听中性声音的话就更合适了————
CD-E5白金版听感(续):
前晚翻出了1张尘封了多时的古筝碟,此碟去年初刚购回时听过几次,用A系统(3435+路遥RHA/B-10+B&W802)听感还可以。不幸的是:随后在对面楼有一功力不弱的MM端坐到阳台上弹她的古筝,聆听过几次后,这个碟子就被尘封起来了————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4/20100414_e62ad0304c78da64a2a3I8n2O2gGZH2G.jpg
在试听新CD的过程中,翻到了这张碟,本来也不抱多大希望的,放进去过一遍而已————后面发生的事令人目瞪口呆:一曲“渔光曲”响起,气度不凡,堂音丰富,余声袅袅,在珠溅玉盘、急风骤雨般的奏鸣中隐隐透出一股高贵优雅的气质————反正怎么形容都不算过份,这是俺听过的古筝中从末有过的境界,应当说比实地听对楼MM的弹奏还要好上几分————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4/20100414_921ca0b470ac5c651606rahxYOXobiXs.jpg
系统后面搭配的还是路遥RHA/B-10+B&W802,只不过前面由3435换成了CD-E5白金版,看来这CD取名“东方之声”并非浪得虚名,因为它演绎出的东方特色乐器——古筝达到了臻至的境界。在CD店里最常见的这张碟片都能给俺带来勾魂摄魄的听感,看来这次冒然选中这台CD的过程,恰似“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擅长人声播放的多款碟机的注视下,新姐妹正以极高的水准在演绎着梦幻般的东方之声————古筝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4/20100414_d25d8bbce40eec3791ef1JNx7w5W7xsh.jpg

补充:起初家人得知俺私下去搬了这台CD回来,颇多怨言(主要埋怨已经有N多碟机了,为何还要再购这台)。昨天LD听了新CD播放的古筝后,惊喜之余仍然抱怨不止———但这次是抱怨以前为什么要去买前面那几台碟机?!

据了解白金版与签名版的调音方向差别较大,白金版主要着重于两端延伸和解析力、通透感与密度感等,偏向于中性的声音,所以听某些人声时反而不算是很动听(以后会有描述)————
CD-E5白金版听感(续2):
昨天发现,这台机子除播古筝极出色外,播象《瑞鸣》这一类东方音乐也是非常的棒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8/20100418_bfc846edfc4cc78e597eBhXl0cKS88Nf.jpg
这张碟在原A系统播放效果还不错,但新机子放起来要高出一大截:如“贵妃醉酒/苏三起解”,开场打板特别清脆,密度感大,京胡细腻,琴声堂音收得很自然,人声高亢但顺耳;“十面埋伏”乐声通透空灵,收声异常干脆利落;“空城计”开头的擦弦声清晰无比,弦的余韵悠长悦耳,各种乐声空间定位感极佳;“仪式”长号神秘感很强,铃声清脆,一种什么号吹出的高音很具压迫感但不刺耳,后来的鼓声和诵经声交织而成的音场充满宗教的气氛;至于“戏谭”等等也是动感十足————
CD-E5白金版已经放过的几张人声碟与3435相比不算特出。但刚才10点播放06年购的老碟《百年留声》又一次令俺大吃一惊————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18/20100418_a2f5458385d1e38052b8okSXKxhqSypz.jpg
这张在原来几套系统中听起来表现平平的碟子,用新机子播出来的声音与古筝一样令俺目瞪口呆————开首“我的祖国”,宋MM的声音简直是无坚不摧;接下来的“渔家姑娘在海边”和“秋水伊人”,音感好得无法形容,现在才相信宋MM真的有到金色大厅开个唱会的实力————总之从播放这个碟子的效果来说,新机子与850MKⅡ或3435相比,已经远远不是几条街的问题了。单从能够聆听到这种级别的声音来说,俺买这台机子就俩字————值了!

CD-E5白金版听感(续3):
新CD机的表现也并非十全十美的,比如播放《苏曼de夜晚》这张碟片————如果光从音质来说似乎是无懈可击:高低频两端延伸、平衡度、密度、通透感、音场定位、解析力……都很到位,单独听听好象挺不错,但随即将该碟转到B系统来播放时,才感到这种中性的声音对表现这张碟片的内涵来说是很不够的。比如播放“红雪莲”,B系统可以将该作品凄婉忧伤的旋律表现得非常充分,在国产山寨的功放和音箱密切配合下,苏曼低沉委婉的嗓音把对纯净爱情的一种凄美的追忆和怀念衬托得惟妙惟肖————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420/20100420_6712dd76f883ce7574b17215dDn9s2Nd.jpg
可见器材光是具备了各种HiFi元素,还是不足以将某些作品的特色充分表现出来,高价器材的全面性也是相对的。以苏曼演唱的“红雪莲”为例,尽管B组合(飞记622+山寨功放音箱)整个系统加起来都比不上A组合中1根信号线的价钱,但其演绎出该作品的内涵,远非全面性要强许多的A系统所及————
(除了苏曼的这个碟子外,刘紫玲的多个碟片也是这套较早较便宜的B组合播放得较为动情和耐听)
CD-E5白金版听感(续4):
前些天进了一张巴赫的管风琴碟子,先用B组合听了几遍,表现较平淡,听不出什么味道来,心想也许是巴赫的作品比较艰涩难懂罢————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510/20100510_d0b9a1bac56353fb74f41RRhnnHOhNsH.jpg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510/20100510_b76ab31549a14d431860VZ30m6enm2q6.jpg
后来用改型A组合(CD-E5白金版+路遥RHA/B-10 +B&W802)再听,效果出来了————曲子的表现犹如宽阔的大海,中高音的音符象海面上的波涛和浪花,不停顿地反复跳跃、喧哗着;而低音部份则如海底下极其强大的潮流和暗涌,时不时发出大海的悲鸣————
http://att2.jd-bbs.com/forum/day_100510/20100510_e9f9d4112f0e4f7b1185tl4xZ30lE30Y.jpg
如果作品表现的是社会状况,那么不停顿地反复跳跃的中高音符极似社会表面上的各类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种种表象;而时不时涌出来的强大低音则正如社会内部深层酝酿着的不安和燥动————
后来之所以能从这个碟子中领悟到这种境界,得益于A组合强大的密度感和包围感,当然CD-E5白金版出色的两端延伸和解析力也功不可没————
由于俺只是刚刚开始认真听点古典音乐,对巴赫想在这个作品中表现些什么也一无所知。目前仅仅粗略知道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一位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家,也许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德国的现实生活环境(政治分裂、经济落后、文化艺术暗淡无光)造就了其作品充满深沉、悲壮、广阔、内在的气息————
一般认为巴赫的作品不太容易听,管风琴的声音也较难播好,幸而俺的改型A组合能播出这个碟子的气势和内涵来,在此进一步领悟了许多烧友强调中性器材比较适合表现古典作品的道理——


这台CD机的相关资料:
CD-E5参考级白金版是东方之声目前最高端的作品,它代表了东方之声对声音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是敢与同级别产品抗衡的气魄和辛勤劳动的结晶。
                  在CD-E5经过多年市场的磨练,经历了摸索-总结改进-发现问题-再改良提高,发展成熟为今天的参考级器材:
                  
   
                                       1.整机元器件重新组合,DAC由原CS4390改为WM8740,通过数据的调整使其发挥到极致;
          2.转盘侍服控制电路的改良,极尽一切可用手段,榨取1202转盘的潜力,使光头对数字讯号具有良好的精确度;
3.采用多达10组独立的稳压电源,配合清澈电源技术,所有模拟、数字信号互不干扰,使背景更加宁静;
4.特别配方高标准定做的DAC线路板,线路布局重新改进,具有很强的电磁干扰抑制能力;
5.音色、气质、平衡、自然、标准是这台CD的最大亮点。它让你忘却了高频、中频、低频,而是感受到一种迥然不同的音乐境界......             。      
      http://www.east-sound.com.cn/images/E5ref%281%29.jpg
      
      http://www.east-sound.com.cn/images/E5ref%282%29.jpg
      
      
      主要技术指标       动态范围:98dB      信噪比:102dB      总谐波失真:<0.01%(不平衡) < 0.005%(平衡)
      通道分离度:95dB      输出电平:2Vrms(不平衡) 4Vrms(平衡)      体积:430(宽)x 110(高)x 355(深)      净重:12Kg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12-4-8 19:30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12-4-8 19:30:19

作者“寻梦”,这个有点夸张了,至少谁写的,应该署个名字,甲乙丙丁的,既然不知道写的是谁,那怎么去信他写的内容呢。

amex 发表于 2012-4-8 19:32:16

从前到后一水儿直白货你就别指望味道了……换个he500或者换个音源,味道就来了。
金牛本身没味道但不会挡前面的味道,也不会稀释后面的味道,我把603插金牛上,603的味道出来了……

davidxtb 发表于 2012-4-8 19:35:23

等着金牛干掉禾讯那台RKV

bthans 发表于 2012-4-8 19:42:15

兔大说的没错,确实是凭印象今天这套素质上干掉禾讯那套rkv,毕竟每次试音听的曲目都是一样的,对演绎成什么样子心里也是有标准的,禾讯那套没达标,今天这套达标甚至超出预期。但这不在同一音源下,所以不好说是音源的问题还是耳放的问题。同时,禾讯那套的电源线、信号线包括避震也和今天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不敢说超过rkv,我只敢说超过禾讯的rkv。至于在自家音源下谁强谁弱,这个还是搬着音源去现场听听吧:lol
另外1,上面的文章太多形容词了,东方之声E5参考级白金版的声音特点就是两点:无染色、高素质。
另外2,楼上有童鞋说这台CD 7500能拿下,呵呵,7500能拿下的是另一台CD,是这台的下一级。

jazztan 发表于 2012-4-8 19:45:58

我也经常碰到对比器材的情况,音源和周边配置不同,而且是不是短板还是个未知数
很难说发挥一台机器应有的水平,凭印象是很难说的准确公平的。

bthans 发表于 2012-4-8 19:47:35

同意楼上的,还是耳朵收货吧:lol

laughclock 发表于 2012-4-8 19:55:54

一只有一种观点:味道音源+味道耳放 声音要悲剧

wzchen 发表于 2012-4-8 19:59:12

不要一说国产器材好,就说人家是枪文,我觉得作者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很多国产器材在素质方面要超过不少贵价的进口器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产器材确实如有些网友所说在调音的手段方面还不如老外高明,但是,对于古筝这类弹拨乐器,对于器材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即器材的声底特别纯净透明、瞬态极佳,味道很淡的器材才能播好弹拨乐,所以很多素质不佳,调音高明的进口器材在播这类乐器时会露出马脚的,如果大家不信,可以用比较出名的味道鸡去欣赏古筝、吉他之类的音乐,可以说味道鸡播弹拨乐是完全不合格的。

[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2-4-8 20:04 编辑 ]

davidxtb 发表于 2012-4-8 20:10:49

WZ我一直严重怀疑你的听感,很多时候你说的都是理论推导,而非实际听感
兄能否多听一些,说一些实际的听感,而非理论呢?理论太多了就鸡毛了去,谁可以理论,那些理论随便一搜网上都是大把:$:$:$

你老兄能否听过之后再说听听感呢?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12-4-9 13:34 编辑 ]

bthans 发表于 2012-4-8 20:38:01

说一下今天试音的碟子,
1.RCA《维瓦尔第"四季"完整版》派拉德室内乐团/让-弗兰索瓦·派拉德 指挥。我习惯用春之第二乐章的小提琴独奏试音,我的标准是前半段可以“听”到琴弦前后左右的拉动,同时前二十秒要能够感受到小提琴的重量感,考验的是声音密度和三维结像以及动态,后半段可以听到小提琴的“哭”声,考验的是活生感和微动态,今天这一套前面做的很好,后面的活生感略不足,不够动听(但是很奇怪的是我插在平衡口上,后面的可以达标……原因不明);
2.吉利尔斯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DG4474462),我习惯用四个乐章的开始部分来试音,标准是可以感受到琴键的不同位置以及砸钢琴时的规模感,同时必须干净不拖沓,考验的是低频线条、低频下潜以及结像和瞬态,今天这套在这些标准上表现的很好,砸钢琴的规模感很出色,真正的是在“砸”了。
3.白头佬的第一乐章匈牙利狂想曲。我的标准是层次分明,该爆的时候能爆,该静的时候能静的下来,不拖沓,也就是速度感要好。今天这套速度感好,不过声音层次感一般。

wzchen 发表于 2012-4-9 13:06:14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2-4-8 20:1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WZ我一直严重怀疑你的听感,很多时候你说的都是理论推导,而非实际听感
兄能否多听一些,说一些实际的听感,而非理论呢?理论太多了就鸡毛了去,谁可以理论,那些理论随便一搜网上都是大把:$:$:$ 我非常怀疑你的听感,一个没有树立正确听音理念和了解什么是真正好的声音的人,听得越多,他的听感可能越离谱。很多进口味道鸡是靠降低器材素质,降低器材的瞬态响应、声音的纯净度、透明度等指标来实现所谓的耐听,大家津津乐道的英国声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因为,如果播录音不好的唱片,瞬态响应好就会被人误解为声音冲,纯净透明的器材不但被人指责为声音没有味道,而且播不好的唱片就会声音粗糙有毛刺感,反而不如素质低的器材耐听。我可以非常负责地讲,瞬态响应不好的器材是肯定播不好古筝之类的弹拨乐的,而大部分的进口味道鸡的瞬态响应恰恰正好是其弱项。

kkhuang 发表于 2012-4-9 14:42:15

楼主对东方之声的看法如何?有别的机对比过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金牛座确实是台名副其实的素质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