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小喇叭唯一的问题是灵敏度偏低了些,才85分贝,要求放大器有充沛的驱动力。冲野先生本人是用胆机驱动它的,用晶体管机,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行,100瓦的AB类是不行的。(AB类放大器200瓦之下恐怕都吃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冲野先生设计和聆听他的线材、避震板等时,所用的参考喇叭,就是此物。我在家里把玩了一阵,觉得它确实是一对揭示力很好的喇叭,对线材的更换、避震措施等都有敏锐的反映,音色也足够细腻和中性。只是对驱动有一定要求。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10-22 22:01 编辑 ] 占位防回复 先顶后看 呀,刚喝完酒回来,小白已经在发了这么多了~~~
相比于小白的高效;
校长明天不知道又要开价多少金币了!
听后感
今天真是感谢小白, 硬总, 校长等等论坛的精英分子为发烧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听机会!本人一直以来对于避震, 线材的作用将信将疑(其实还是相信的). 没有实践的主要原因是: 1. 觉得自己目前的器材可能还没有足够高级到很敏感的状态; 2. 动手实践后(花钱买来), 效果不如预想就花冤枉钱了, 还不如多买几张唱片听听.
但今天的试听的确让我明白脚钉, 垫板, 线材等附件对声音的改变是很大的. 请注意, 改变是个中性词, 可能更好, 也可能不好. 但今天的改变绝大多数是正面的 - 在Krell前级下加了脚钉在人声, 爵士的时候完全是正面效果, 声音收紧, 结像更明确, 质感更强烈; 但在管弦乐时使声音有点略干, HB1的声音有点拘谨, 鲜活度下降. 后加了厚板之后鲜活度又回来了. 诚如小白所说脚钉加厚板加薄板的声音是最好的.
Tiglon的线材还是相当不错的, 尤其最后试听的两款RCA线都不错, 声音比平衡线略薄(我觉得正好), 但声音的通透度提高了. 但有没有镁屏蔽层的对比效果不明显. Frejia加 Thor推Tiglon的书架箱也相当不错, 尤其试听歌剧时的场面和纵深.
最后还是要说硬总的器材都是顶级货, 今天也验证了时钟的重要性. 从硬总的家当也可以了解硬总的听音取向 - 注重华丽, 鲜活的上半身, 以质感而不是量感取胜的下半身. 其实HB1, 009, MD1, Quad无不如此. 小白,難道沒有提到現場Q&A環節中,有論壇網友舉手向沖野先生詢問三個錯可問題的事情嗎?!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10-22 21:5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现场发现的一个小惊喜是:BLADELIUS的前端(Freja+Thor)驱动TiGLON小喇叭,出来的声音相当不错,虽然不如HB1那么细致入微、表情活生,但中性细腻平衡纯净的声音,完全OK。考虑到这对小喇叭才1万多元,从10万元的 ...
这个小喇叭用200瓦的功放(即便是AB类)都不行啊,也太难推了吧 原帖由 chrisalex 于 2011-10-22 22:1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小白,難道沒有提到現場Q&A環節中,有論壇網友舉手向沖野先生詢問三個錯可問題的事情嗎?!
怎敢掠美呢?这是校长帖子里的重点。 上海的烧友聚会条件真是不错阿:) 有这么高档的器材,还有这么嫩的MM 硬总设备LL。感谢硬总,小白,校长给大家这么一个平台感受顶级设备:handshake 最后我说一说今天现场的最大遗憾——QUAD大屏风喇叭由于没有很长的电源线,无法开声。这对静电喇叭很奇特,需要插电,而现场虽然有电源线,但不够长度把较远的那个屏风喇叭接入总电源。非常可惜了。不过这对QUAD大屏风有望在上海安润下个月迁入新址后出现在上海安润的试听间里。届时欢迎大家来聆赏!:P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10-22 22:1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最后我说一说今天现场的最大遗憾——QUAD大屏风喇叭由于没有很长的电源线,无法开声。这对静电喇叭很奇特,需要插电,而现场虽然有电源线,但不够长度把较远的那个屏风喇叭接入总电源。非常可惜了。不过这对QUAD大屏 ...
hold……:P,不知到时候用啥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