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 的帖子
恩 我会去看看的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10-1 09:0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听的时候有触动、从中得到享受或产生情感体验,就算听懂。所以有时就不用那些作者本来的意图是啥? 比如说我听贝多芬的《悲怆》 不过我都不觉得怎么悲,但我确实一听就有FEEL ,不过不是悲的FEEL就是了,这也算听懂了吗?
回复 8# 的帖子
哇哇 好长呀。。。。得找个时间慢慢看才行:lol 原帖由 LeeJunHeng 于 2011-10-1 13:4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诚意地推荐给楼主周海宏(http://baike.baidu.com/view/614519.htm)的一个演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ULRRxqmBFM 。 是和8楼那位朋友推荐的一样的诶。。。不过看演讲比较没那么累 谢过啦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10-1 09:0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听的时候有触动、从中得到享受或产生情感体验,就算听懂。
这个标准好
简单 快乐 听出感觉,能身临其境。
文字只是辅助。 就算你听“悲怆”听得眉开眼笑,也算“听懂”。只要你每次听这部作品都确实如此反应,是发自真心的反应,就OK。 以前听起来晦涩的旋律突然变好听了 谁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原意?就算你能读得懂留下来的一手真迹,你也差着几个世纪。 作为音乐家演奏家的懂和作为欣赏者的懂,含义和要求恐怕是不一致的。
作为欣赏,我感觉开始只要大致知道作品的背景和特点,感觉大致对路,能够引己入胜,有共鸣有愉悦有喜欢就可以了。
以后当然可以再进一步加深了解,有兴趣的看看书籍,知道一下有关专业术语的含义和五线谱,初步涉猎各种结构、曲式、调性等,这对欣赏也有很大好处的。
不过欣赏一样东西一定要有兴趣相伴,不能成为作业和负担,兴趣没了,乐趣也就没了,欣赏更没了,就是“懂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不要勉强。 觉得钱没白花就是听懂,或者下次听到旋律知道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