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jou 发表于 2011-9-8 18:20:47

请问一下:哪个版本的贝9是真正74分钟的?

大家都知道CD的时间标准是根据贝9长度订制的,但我无意中发现我手头几个不同版本的贝9全都不够长度,基本上都不超过70分钟。请问有谁见过恰好74分钟的版本吗?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9-8 18:27:53

富特42年3月22号贝九,74分钟,当然准确的时间是73分钟多一点
刚又从网上查了查,在当时确定CD标准时,日本工程师采用的是富特拜鲁特版,但实际上富特还有比拜鲁特版时长要长的演绎

[ 本帖最后由 笑脸男人 于 2011-9-8 18:51 编辑 ]

town 发表于 2011-9-8 18:49:37

这张74分40秒

stevenjou 发表于 2011-9-9 09:10:08

受教了,感谢楼上两位,原来这个标准跟富爷有渊源。我听说大贺跟卡拉扬关系不错,故以为是借鉴了老卡的某个版本呢。:P

stevenjou 发表于 2011-9-9 09:18:46

论坛的图片压缩很有趣,无意中发现一张MATRIX版的富爷,跟大家分享 :P

园丁 发表于 2011-9-9 13:15:15

CD标准的制定和实现,日本人的功劳不小。读过一个原菲利普工程师的回忆录,里面讲到,设计最早的CD机时,16位模数转换遇到技术困难,菲利普工程师想打退堂鼓,建议模数转换精度降为14位。日本方坚决不同意,死逼着菲利普拿出16位的模数转换,后来菲利普也好歹拿出来了。

如果日本方面当初同意了菲利普的建议,模数转换精度降为14位,估计CD就胎死了。16位精度其实都不够,也就勉强能对付,现在都上20、24位了。

Lento 发表于 2011-9-9 13:38:25

飞利浦不是propose了14/176.4么,应该比16/44.1强吧

town 发表于 2011-9-9 13:53:52

我感觉CD是能够出好声的,潜力还没有“挖”出来,问题在于CD的读取、解码、传输机制不过关,抑制了CD应有的“光辉”。

同张CD在平价、中价、贵价、天价CD机上的不同表现,甚至很大差异,说明CD的真正表现和能达到的高度可能还没有被很多人所认识。

小白 发表于 2011-9-9 14:06:22

原帖由 town 于 2011-9-9 13:5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感觉CD是能够出好声的,潜力还没有“挖”出来,问题在于CD的读取、解码、传输机制不过关,抑制了CD应有的“光辉”。

同张CD在平价、中价、贵价、天价CD机上的不同表现,甚至很大差异,说明CD的真正表现和能达到 ...



CD完完全全"古得益钠夫"了. 对我来说,这就很好了.

小白 发表于 2011-9-9 14:07:34

不过这个74分钟的贝九版本,我觉得不是富特最佳的贝九,相对来说一般化一些. 我也记不清哪个是听过富特最好的贝九了,反正至少有2,3个比这个"拜鲁伊特版"要好(在我听来).

snova 发表于 2011-9-9 15:22:35

原帖由 Lento 于 2011-9-9 13:3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飞利浦不是propose了14/176.4么,应该比16/44.1强吧
当年飞利浦确实提出了这个方案,不知道怎么就被毙了~~

alanzeratul 发表于 2011-9-9 23:40:21

我认为bit要比sample rate重要
16-bit以画质来譬喻,也就DVD等级,算得上堪用,再减少就往VCD等级去了
这也是现在规格提高sample rate往往伴随bit提升,不会只提高sample rate,44.1/16 -> 96/24 or 192/24

毕竟动态太重要了,三不五时强音的地方就破音,听起来很痛苦,也说明16bit真的勉强堪用
至于sample rate,牵涉乐器音色跟细腻度,真的要在音响方面很专业要求,才比较有超越44.1kHz的迫切需求,我本身是还好

园丁 发表于 2011-9-10 13:36:13

原帖由 town 于 2011-9-9 13:5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感觉CD是能够出好声的,潜力还没有“挖”出来,问题在于CD的读取、解码、传输机制不过关,抑制了CD应有的“光辉”。
同张CD在平价、中价、贵价、天价CD机上的不同表现,甚至很大差异,说明CD的真正表现和能达到的高度可能还没有被很多人所认识。

我是这么认为的: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CD的主要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和模数转换精度,都太接近理论下限,没留多大余地,给整个系统设计造成困难。正如唐兄所言,读取、解码、传输等(次要一些的)环节,稍微有一点点偏差,就会导致音质严重下降。

打个比方,CD的主要技术指标限制,就如汽车引擎,最高能跑到110公里。如果我想在高速公路跑100公里,传动、悬挂、轮胎都要达到最佳标准,整个汽车,要按F1赛车的标准来制造;甚至公路,都要达到F1赛道的标准。天价CD机,就是这样出来的。

如果当时,把CD的技术指标订高一些,多留一点余地。就如汽车引擎,最高能跑到200公里。这样,传动、悬挂、轮胎、公路,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在高速公路跑到100公里,整个系统的成本就下来了。

如果中价CD机,能放出天价CD机的靓声,这世界该多美好啊!

伯夷 发表于 2011-9-10 13:44:31

回复 13# 的帖子

老兄把JS想的太善良了,JS永远是JS:lol

园丁 发表于 2011-9-10 14:37:09

原帖由 Lento 于 2011-9-9 13:3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飞利浦不是propose了14/176.4么,应该比16/44.1强吧

我不很确定飞利浦提出了14/176.4,如果是真的,只能说明当时对音频信号处理的理解太落后了。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涉及到信号采样和数模转换。前者只要处置得当,是无损的;后者是有损的,无法恢复原始信号,只能尽量减少误差。

14/176.4 的方案,表示14位的数模转换精度。数模转换精度每增加一位,量化噪声减少一半。反过来,这个方案把精度从16位减到14位,就是把量化噪声增加了4倍。这会严重影响音质,而且无法修复。

信号采样有个讨厌的副产品--镜像信号。如果采样频率太低,镜像信号会与原始的音频信号产生混叠,污染原始信号,而且无法修复。但是理论上,只要采样频率高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就可以把原始信号与镜像信号分开,然后用滤波器滤除镜像信号,无损恢复原始信号。这个特性,是奈奎斯特(瑞典人?)发现的,所以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就称为奈奎斯特频率。

对人耳来说,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奈奎斯特频率是40KHz。CD标准的44.1KHz采样频率,高于这个奈奎斯特频率,所以理论上,是可以做到无损恢复的。但是这个标准,只留了4.1KHz的余量,给滤波器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不小心,不是镜像信号滤不干净,就是把原始信号的高频或低频一起给滤掉了。如果把采样频率提高1.5或2倍,达到66.15KHz或者88.2KHz,那么滤波器设计就容易多了,复杂度可以比现有滤波器减少一半,而效果提高至少一倍。

176.4KHz的采样频率,把CD标准提高了4倍,其实又过头了,滤波效果比88.2KHz的采样频率提高很有限,还可能引入高频干扰等别的问题。而且音质瓶颈是14位的数模转换精度,采样频率再高也于事无补。

理解这个道理,就明白14/176.4 方案的不合理之处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请问一下:哪个版本的贝9是真正74分钟的?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