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d of Music —— Top 5 Bruckner(上传更新Symphony No.7)
如果要问,谁是你心中的音乐之神,毫不犹豫得回答 —— BRUCKNER!如果要问,谁的音乐能感动上帝,毫不犹豫得回答 —— BRUCKNER!!
开始听布鲁克纳还是初中的时候,也是受外公影响,当时他给我听了一段Jochum和BPO六七年录得布七第二乐章,从此偶爱上了这位“上帝作曲家”。
布鲁克纳的音乐中时常能感受到一种虔诚纯洁的心态,稍显忧郁闭塞,但却充满着持久永恒的内力,一旦爆发,势不可挡,与社会的勾心斗角,浮华虚伪形成鲜明的对立。
另一方面,在布鲁克纳惯用的提琴琶音和大提琴法国号时常奏出的深鸣中,能隐约得显露出这位宗教信仰人士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不夸张,不绚丽,或者说,藏有一丝飘忽不定的闪烁色彩,极其吸引人,这一点在他多首交响曲的前奏中体现得很明显。
总感觉,布式的交响曲,内心坚强而外表却不张扬。虽然编制很大,端庄宏伟,但丝毫没有向外侵略的感觉,永远得凝聚成一个整体,恩,就喜欢这种腔调!
关于布鲁克纳的演绎,偶个人还是喜欢偏向于端庄朴素派,不喜欢爆发式的演绎,感觉布式的交响曲就应该从刚开始的一丝忽闪不定中积蓄能量,层层推向高潮~~~
当年现场听Zubin Metha 和VPO的布九,总感觉第一乐章前奏后的那声咆哮不够过瘾,不够震撼,现在想想,当初的那种想法未必正确,还是值得寻味。。。
外公有次自嘲的跟我说,自己听了那么多年的布鲁克纳,一点都没听懂。。。
呵呵,布鲁克纳的音乐的确值得人听一辈子。也许,要一直听到见了上帝,才能恍然大悟吧:lol
最近忙,没时间写,就把写了的曲子上传吧~~~
要下载的往下看~~~
[ 本帖最后由 音乐之神 于 2011-3-31 14:32 编辑 ] 布鲁克纳第四“浪漫”
很有意思,这个第四一直和“浪漫”紧密相连,贝多芬第四,马勒第四,布鲁克纳第四,确实是他们各自交响曲中最浪漫的一首。
其实个人感觉,布鲁克纳这首浪漫交响曲中有很多“田园”的味道,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有点类似。人家说,在布式的交响曲中,经常能听到一些民间的歌曲和舞曲的动机。恩,确实,从第一乐章的明朗,到第二乐章的舒坦,到第三乐章的活泼热闹,到最后乐章的狂欢。这无疑是布鲁克纳最自然明亮的一部作品。
我个人对布鲁克纳交响作品的第一乐章前奏情有独钟。它往往是以一种提琴的颤音和大提琴或法国号的深鸣作为一种开始。而其中最喜欢的,无疑是第四浪漫的前奏:法国号在提琴“簌簌”声的颤音背景下奏出深远浪漫的黎明声,这段深鸣(乐谱1)柔情似水,充满生机,犹如一旅阳光缓缓得拨开黑暗的笼罩,瞧瞧撒向广阔的森林大地。随后慢慢升温,引导出全曲我最爱的沸腾般的三和弦动机(乐谱2)。我最这个开头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布七的前奏。只有热爱大自然的虔诚诗人才能写出如此绝妙的旋律!
这首曲子也是布式交响作品中最通俗最轻松最容易上耳的一部,一开头就能把人吸引住,虽然布七第一第二乐章也非常优美,但第一遍听到第三乐章就有点招架不住了,跟不上了。。。 偶是先听的布七,听惯后折到布四,感觉相当轻松惬意~~~
[ 本帖最后由 音乐之神 于 2010-12-9 20:38 编辑 ] 我先把切利比达克扔出来占座……爱死他的Bruckner了…… 要说我最喜欢的一张布四,恩,应该是这套张!
刚开始听布四的时候,最先接触的是三个版本:Bohm & VPO,Jochum & BPO,Jochum & SD。
后来版本接触多了,Celibidache,Haitink,Chailly,Solti,Karajan,Walter,Furtwangler。。。。。。
直到碰到了Wand的布四,我才仿佛找到了我的布四的归属~~~
Wand留下过很多布四的版本,与科隆的录音室版,与BPO的现场版,与NDR的91年现场版,与NDR感人的2001年10月告别现场版。
但是,偶最喜欢的,是Wand老人与慕尼黑爱乐乐团2001年9月13-15录制的现场版。
115:http://u.115.com/file/t5730ec33a
[ 本帖最后由 音乐之神 于 2011-3-31 13:06 编辑 ] 其实说到Wand,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并不是科隆交响,而是NDR,确实,人们也经常说“His NDR”,Wand和NDR留下了太多的现场录音,从莫扎特到舒伯特,从贝多芬到布鲁克纳。。。
说到Wand和慕尼黑爱乐的合作,还是比较陌生的。查过,Wand和慕尼黑爱乐没有在录音室录制过任何作品,虽然他们从50年代就开始合作。据说,老人家当时是为了防止和慕尼黑爱乐的录音一经出版,对其和NDR和BPO以及其他指挥家与慕尼黑爱乐录制的同类作品造成竞争影响。也不清楚老人家当时到底是何种想法,难道和慕尼黑爱乐的演绎太出色了以至于其他版本的销量都会下滑?:lol
乐团方面,偶本人对慕尼黑爱乐的好感在德国乐团中不亚于BPO,很大程度上是受切利和慕尼黑爱乐的录音影响,切利将慕尼黑爱乐的弦乐和铜管训练得实在是太舒服了!哪怕换一个指挥上来,那份功夫还是能感觉到。Wand和慕尼黑爱乐的录音一开声,立刻能感觉到,弦乐组无比的醇和细腻,厚度恰到好处,铜管组光辉雄伟,整体显得大气稳重,音色极为纯正!真的是听一张过瘾一张!
[ 本帖最后由 音乐之神 于 2010-12-9 21:18 编辑 ] 来说说这张CD。
这张现场录音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这是Wand和慕尼黑爱乐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也是Wand老人留给世界的最后第二场音乐会录音(布鲁克纳第四和舒伯特第五,Wand与NDR最后的音乐会也是同样的曲目)。Wand的极高水平现场录音本来就弥足珍贵,何况这倒数第二场!
刚
说到了我最喜欢布四的前奏,而这版的布四前奏亦是我最喜欢的。弦乐组开始的颤音如天鹅绒般细腻厚软,舒服至极。接着,法国号奏出的全曲第一个动机,跟我理想中的情景无比的吻合,那就是偶心中布式的虔诚,布式的纯洁和布式的生机。紧接着激昂的铜管组交相辉映的三和弦齐奏,表现偶没话说,实在是太完美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不失不过,现场的开始能有如此极佳的状态,没理由不竖大拇指!之后的小提琴轻快安然的表现,仿佛闻到了青草和空气的芳香,生动盎然。这第一乐章偶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Wand乐队节奏的控制,布景的转换,乐队声部的配合和层次的表现,实在是太自然太牛逼!第三乐章,是铜管组展现实力的时候,热闹气氛的主旋律都是由铜管组担任。呵呵,我想说:收得好!收的恰到好处!不过于激昂宣泄,又不至于觉得不够尽兴,一个词:”准确“!其中,长笛和法国号担任的旋律角色,充分展现了布式交响曲中乡村民间的调式风格,表现得也相当有趣。
其实,如果稍微想一下,如果当初不看封面,就闭着眼睛听这张CD,能猜出这是Wand指挥的么?我觉得我不能。Wand给我的印象一向是古朴内敛的,特别是他的勃拉姆斯,“收”得很厉害,对于浪漫派的演绎会显得过于拘谨。但这张录音完全不是这样,比他与BPO和NDR的布四录音都要来的更加灵动生机,情感的表达更为突出,仿佛让人感觉这是一位年轻热恋中的Wand,而不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但Wand毕竟是Wand,他不会把布鲁克纳变成舒曼,也不会把布鲁克纳变成贝多芬,自始至终把布鲁克纳掌控在一位“虔诚的音乐诗人”中images/smilies/default/biggrin.gif 一个个动机表达得是如此的生动自然,收的如此准确。正如我理想中布鲁克纳那样,一切的音绪情感发自那深深的内心。如果我在现场,曲终必定起身高喊Bravo!
搭着说一下这张碟的录音,现场录音中,从清晰度,厚度润泽度,质感,层次感,声场等方面来说,这张绝对可以算是上乘之作!越好的系统听着越舒服:)
恩,My Top Bruckner Romantics!
[ 本帖最后由 音乐之神 于 2010-12-9 22:23 编辑 ] GOD。:D
布鲁克纳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人,也许是一流作曲家中最笃信上帝者之一。 说布鲁克纳是音乐之神未必人人同意…但说布鲁克纳的音乐是神听的我估计有蛮多人举手:lol 其实发觉,其他指挥与慕尼黑爱乐合作的布鲁克纳作品都有非常高的水准。
首当其冲的便是切利,他与慕尼黑的那套EMI布鲁克纳现场录音不知迷倒了多少布式乐迷,独特的“禅式”风格可以说独领风骚。
还有个必须提到的,就是今年才51岁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他可以算是新生代的指挥家之一,目前是慕尼黑爱乐的音乐总监。他演绎的德奥作品有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比拉特,巴伦博伊姆,小泽征尔等有着更多的德国传统味道,老道成熟。他与慕尼黑爱乐的一张现场音乐会(布四、布七)偶相当喜欢。
[ 本帖最后由 音乐之神 于 2010-12-10 12:56 编辑 ] 原帖由 awshwl 于 2010-12-8 22:5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先把切利比达克扔出来占座……爱死他的Bruckner了……
偶当年,就是用切利的布七,把一位朋友疯狂的引入古典音乐的殿堂:victory:
那位看到了自己举手承认哈;P 这年头辉常流行老布+马勒啊。我也很喜欢,但至今谈不上什么体会,所以也无法分享,就是有时听来很舒服,仅此而已。 一个多月过去,乐神终于结束便秘,好文来了:lol
顶你:victory: :handshake 难道就没有人喜欢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个人比较喜欢瓦尔特晚年的演绎,他演绎的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也很有力度。 原帖由 Silvamar 于 2010-12-9 18:3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难道就没有人喜欢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个人比较喜欢瓦尔特晚年的演绎,他演绎的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也很有力度。
布四应该是最POPULAR的一部啊,非常“好听”而易于接受的一部。 真奇怪,直到今天我也一点不喜欢布鲁克纳,看来我跟上帝太没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