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走出上海爵士误区(2)
事实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爵士乐的精神本质是创意,是用音乐来探索人类的思维和想像极限,具有极高的智慧挑战。一首爵士乐曲中隐藏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可能性供乐手临场即兴发挥。刹那间迸发出意想不到的乐思和火花是乐手在每次现场演奏时竭力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也是最令听众屏息期待和大呼过瘾的。爵士乐演奏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优秀的乐手每次演出都是在经历一次现场创作,因此,同一首曲子每次演出都会诞生不同的版本:时间长度不一样,句式变化不一样,情绪起伏也不一样。而不同的乐手,因理解方式不同,性格趣味不同,甚至面对的对象不同,更会将同一首曲子演绎得迥然不同,各有其妙。作家宋逖在采写著名新疆女画家古丽·斯坦(Gulistan)的爵士迷恋时这样描述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所谓即兴正是展现了天才的爵士乐艺术家们的"过程密码"。灵感女神的每一次妖娆转身,向我们泄露的是天才的"秘密"。听爵士乐的过程就是艺术天分被在当下"天机泄露"的过程。
爵士乐是一种音乐语言,更是一种创意性很高的思维艺术。在欧美国家,爵士乐的创作理念和探索精神更是渗透到了现代美术、广告、建筑、视觉设计等创意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爵士文化。尤其像纽约、伦敦、东京等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都建筑了一道精彩绚丽的爵士的风景线。对从事创意行业的设计师、画家、作家、导演、乃至古典乐师而言,经常聆听爵士乐对开拓思维、激发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个性都具有奇妙的催化作用。经典时装品牌法国梦特娇的首席设计师罗曼先生(Mr GRomain)就说,他的许多设计灵感是从听爵士乐启发出来的。更有甚者,许多工程师、科学家自己还是个爵士票友。
相比之下,目前上海的爵士乐的真实状况也就昭然若揭了。用一位在上海打工的外国爵士乐手的话说:这里的中国乐手还只是小学生水平。上海的国际爵士周连办了三届,清一色八国联军,本土乐手要么当观众,要么充当配角,根本进入不了媒体的视线;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的学生每天都要练琴4-8小时,而上海的乐手晚上在酒吧里干活干到凌晨,白天一觉要睡到午后,还要上网,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排练、自练或听唱片?受媒体的诱导,一些白领偶尔也喜欢在酒吧里聚会,点一盎司加冰的洋酒便以为这就找到听爵士的感觉了,天晓得,这里的说笑声始终在和乐队比声响,吸完两小时的二手烟第二天嗓子发干还以为自己感冒了。殊不知,此时此地的爵士乐只不过是酒瓶身上的黄色促销标签而已。难怪像王昕这样的资深乐迷是宁愿窝在家里听CD,绝对拒绝在上海的酒吧里听爵士乐。上海商城曾经是老外来上海演爵士乐的首选剧场,可近年来,几乎没有一场是不亏的。这也难怪,一是门票的价格贵过了飞机票。二是,连从事爵士乐演奏的乐手都不愿意抓住学习的好机会,怎么能指望门外汉自愿来接受扫盲呢!2003年,号称爵士贵族厂牌的ECM旗下的法国Louis Sclavis乐团来商城演出,如此一流的乐团却遭遇不到6成的上座率。一位上海的萨克斯风手中间退场,理由是:要去吧干活了。2004年,当今美国爵士界大腕级人物Herbie Hancock率他的超级四人组合也是在商城献演,另三位大师是Wayne Shorter、Dave Holland和Brian Blade。大师们上台时,出现一半观众起立鼓掌致敬的感人场面。谁料,四位大师的演奏才10分钟,就接二连三地有人离席退场了,理由是:听不懂。上海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喜欢、热爱爵士呢?上海到底有没有爵士成分的时尚呢?回答是令人失望的我敢说:全是小资惹的祸!
无论是爵士乐的从业人员还是热衷于杜撰时尚风向的媒体,都不应该漠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上海爵士的断裂,更不需要粉饰目前上海爵士的惨淡和空洞。
用爵士的概念再回过头来重新解读目前上海的“爵士现状”,自然会让人感到有些唏嘘和悲哀。如果把爵士乐仅仅理解为是一种怀旧摆设或情调点缀,那么,不管作为一种音乐,还是一种文化,爵士乐在上海的地位将处于低层次,爵士乐本身所具有的真实魅力将被掩盖埋没。
上海,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背靠数千年的华夏文明,面朝全球的多元文化,在缔造城市音乐方面,应保持和体现开放性、独创性和发展观。今天,上海正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何谓创意产业?就是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具有特殊文化底蕴的上海,作为中国爵士乐的发源地,爵士乐理应成为上海的标志性都市音乐,而不是无法改动只能原样复制、刻板矜持的古典音乐。上海即使有再多的“钢琴王子”只不过都是在做重复的劳动,比谁重复得精彩,这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可以比比谁创造得精彩呢?爵士乐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创意性很强的艺术,相信和世界上创意产业发达城市一样,爵士乐也一样能在上海的创意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也不让别人重复自己,这是爵士乐的精神,相信也应该是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精神和气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