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刊登音乐旧文之四: 流浪者的幻想
流浪者的幻想——为纪念舒伯特诞辰二百周年而作
人世间最壮现的天才
169年前,一位孤独的流浪者悄然离开了这个喧嚣的尘世。虽然他只走过了短短31年的人生旅程,但犹如一颗闪亮的流星,即使只一刹那的光华,也足以照耀永恒! 今天,当身处20世纪的我们回首百年来乐坛的风云变幻,无数明星升起又被遗忘,无数所谓“大师”互相标榜,眼花缭乱之际,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对这位百年前流浪者执着的热爱。有的人空活百岁,却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的人仅仅在这个值得留恋的人世间停留了30余年,却给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艺术财富和永远的回忆。弗兰兹·舒伯特正是如此。在身前,舒伯特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和承认。当时的一本音乐辞典收入了七个姓舒伯特的音乐家,其中竟没有我们的弗兰兹。但时间是最公正无私的裁判。合上厚厚一册音乐史,我们谁都无法否认:整个音乐史上最壮观的天才,就是弗兰兹·舒伯特!
天妒奇才,在音乐史上屡见不鲜。莫扎特以绝世之才,只活了35岁,舒伯特呢? 才3l岁。这真是个极富悲剧性的人物。舒伯特自知生具稀世才华,却不得不年纪轻轻便告别人世,心中的悲哀向谁言说?正因为他在俗世间很少得到欢乐,他的许多作品里深深地埋藏着脱离尘世的“幻想”气质。这种气质在其他作曲家身上极少看见。法国音乐家朗多尔米在他的《音乐史》一书中写道:“他(舒伯特)只是一个过客,他知道对路上遇到的事不能十分当真。就因为此,他一生没有强烈的热情。”这句话每每令我慨叹不已。多么悲剧性的人物,多么伟大的才华! 这种强烈的对比令我百感交集,深深地敬畏命运的无情而无可违抗。
舒伯特一生从未涉足协奏曲的创作,除此以外,他在各种体裁的创作上都有精品。交响曲中,有不朽的“未完成”和“伟大”;室内乐中,有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C大调弦乐五重奏”、两首钢琴三重奏、古大提琴奏鸣曲等;更不用说艺术歌曲了。在这个领域里,他可是公认的“艺术歌曲之王”。可正是这个显赫的外号起了一定的误导作用,掩盖了舒伯特在其它领域里的杰出成就,以致于许多乐迷只听他的歌曲,对他的其它作品一无所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8-10 11:25 编辑 ] 被遗忘了的钢琴杰作
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历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20多首钢琴奏鸣曲中,生前得以出版的仅3首,而它们今天的唱片版本同样很少,远比不上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李斯特甚至德彪西等人的钢琴作品。这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在钢琴作品里,舒伯特倾注了多少心血啊!这其中有意境深邃、将乐思上升到哲理高度的最后几首钢琴奏鸣曲,也有旋律优美、犹如天使般纯洁迷人的“即兴曲”(两组)。然而,我觉得,舒伯特笔下最动人的钢琴作品是“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Wanderer Fantasie,作品编号D760)。这种动人不单纯出自作品本身的伟大,而是因为,从这部似乎带有自传体意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最真切地看见舒伯特踽踽独行的身影,听到他内心深处的独白,更深地了解这位孤独的流浪者。
从编号我们可以看出,这正是舒伯特成熟时期的作品。1822年,舒伯特25岁,刚写完“末完成”交响曲。在这样的年龄,绝大多数作曲家还没有起步呢。即使是“乐圣”贝多芬,25岁时也还没有写出一部交响曲、一首弦乐四重奏,而早熟的舒伯特却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艺术深度! 尽管他是踏在贝多芬的头顶上,才可能有这样的高瞻远瞩,但其本身的绝世才华仍使人惊叹不已。
这是一首单乐章的作品,由4个连续演奏的部分组成(当然也可看成4个乐章),快慢相间,长度相当于一首钢琴奏鸣曲。可是,舒伯特并没有把它归入钢琴奏鸣曲,而是称之为“幻想曲”。一语点出了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自由! 它曲式的高度自由化、充满即兴的灵感、大胆的转调手法,比起贝多芬的晚期钢琴奏鸣曲更有过之。在这部作品中,舒伯特革命性地打破了传统奏鸣套曲的格式,开创了浪漫主义单乐章奏鸣曲的先例,以一个简单的动机贯穿全曲,造成全曲统一的效果。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等单乐章的杰作都是在它的启发下产生的。(李斯特还曾把它改编为管弦乐作品,可惜没有听过,不知是何效果?)
尽管“流浪者”的名字是后人加上去的,却十分妥贴。因为整部作品都围绕着一个基本动机展开,而这个动机来自舒伯特1816年创作的歌曲“流浪者”(Der Wanderer 编号D493)。在乐曲第一部分“热情但不过分的快板”一开始处,“流浪者”的动机便由强劲浓重的和弦引出,随后。舒伯特运用他最拿手的变奏发展的手法,将这个简单的动机不断展开。通过音区、力度、调性、和声、节奏的不断变化将它从各个角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变化看似难以捉摸,却无不经过精心安排,以求达到到最符合人性、最具美感的效果。
迷人而富于幻想气息的第二主题标有Dolce(柔和地)记号,以三连音为特征。在此主题出现前两小节,16分音符突转为三连音型,过渡得天衣无缝,使第二主题仿佛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毫无牵强突兀的痕迹。左手连绵的十六分音符如同奔淌的小溪,高音区婉转的歌声如梦似幻,犹如天使在琴键上的歌唱。在写这段旋律时,舒伯特一定忘却了所有俗世的痛苦烦恼,陶醉在他自己的幻想天地里了!
在第二部分“柔板”里,歌曲“流浪者”的旋律第一次以本来面貌出现,低沉抑郁,使人仿佛看见了一个疲惫的流浪者身影。第二、第六小节的和弦用琶音演奏,犹如流浪者深深的叹息。经过一段左右手轮奏的对比性经过句,乐曲又进入了令人悠然神往的幻想世界。在柔和的左手琶音伴奏下,一支悠然自得的女高音歌曲缓缓飘来,仿佛一位仙女凌波微步,乘风而来,吟唱着天上差妙的生活。那意境,和舒伯特“即兴曲”(D899)的第三首何其相似?在舒伯特的作品中,类似这样的意境总是最富有魅力的,这无疑便是舒伯特幻想中的没有痛苦、没有忧伤的极乐世界。不要说舒伯特身处的那个黑暗的时代,即使是今天,我们的世界仍很不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然而,舒伯特的音乐却超越了时代,给人以无比纯净完美的感受。此曲只应天上有! 紧接着的一段晶莹的琶音自高而下,如清泉激流,涤荡心灵。简单的手法一旦到了舒伯特笔下,便都具有如此神奇的感染力,这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作到! 听到这里,我们谁又能说,舒伯特只会写歌曲呢?
第三部分“急板”起了奏鸣套曲中“谐谑曲”的作用,复三段体,第一段活力充沛,强弱对比鲜明,在旋律素材上也与“流浪者”动机有着密切联系,中间是抒情乐段,主题乍一听有些熟悉,仔细辨认,原来正是第一部分第二主题的变形。清淡的和声更添几分孤寂的意味。第三段并非第一段的简单反复,后半段有了很大变化,浪潮般起伏不定的三连音以席卷一切的力量横扫键盘,令人绝倒。
第四部分“急板”以“流浪者”主题的赋格形式开始,力度强悍的八度震撼人心,技巧艰深,令人联想起贝多芬作品106宏伟辉煌的末乐章。然而,赋格这种严谨规矩的格式怎么套得住舒伯特! 随着主题的不断发展,赋格曲在不知不觉中已化成了一支自由而充满即兴灵感的英雄幻想曲,直至最后斩钉截铁地以胜利的颂歌结尾。“流浪者”的主题至此升华到了最高境界。这种“通过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典型的贝多芬式构思在舒伯特的音乐中极为罕见,因而特别值得注意。尽管生活百般不如意,疾病缠身,贫困变加,舒伯特仍没有失去对光明、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豪迈壮丽的结尾里,我听到了舒伯特的心声,看到了他性格中接近贝多芬的另一面。(到了晚期,这种豪气终于被长期痛苦的折磨摧残殆尽,再也听不到了。)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8-10 11:38 编辑 ] 钢琴家布伦德尔是演奏舒伯特的公认高手。他的版本曾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已故前苏联大师里赫特的演奏也具有罕见的浪漫之美,然而,我情有独钟的却是意大利钢琴家莫里奇奥·波里尼1973的DG版本(419672—2,与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合为一张CD。近来,DG在“大师原版”系列中将这个录音重新出版(447451一2),但曲目搭配有了变化,改和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合为一张曲。新版的唱片封面与第一版相同,采用与舒伯特同时代的德国浪漫派风景画家大卫·弗里德利希的名作“云海中的流浪者”。弗里德利希的画风神秘而富于幻想意味,画面上但见一片奇峰怪石耸立于云海之间,一个流浪者孤寂的背影浮现其间,和“流浪者幻想曲”的意境何其相似!
比起温文尔雅的布伦德尔和个性独特的里赫特来,波里尼的演奏如电光石火般辉煌耀眼,技巧惊人而强弱对比异常鲜明,斧凿石刻般表达出乐曲的构思,毫无含糊之处,乐曲的结构、旋律线条有着惊人的清晰度。的确,他的演奏泛着清冷的寒光,缺乏足够的人情味和感情投入,使人感到是一个演说家在“叙述”音乐而不是发自心灵的自然流露,但我怎么也忘不了第一次聆听这部杰作时被深深感动的情形。作品本身蕴含的美是如此丰富,即使演奏家不去刻意表达,也足以倾倒众生! 更何况音响由DG的首席录音师克劳斯·海曼负责,音质之佳至今仍无可挑剔,与笔者以前介绍过的“波里尼演奏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及“波里尼演奏巴托克钢琴协奏曲”唱片同样优秀。
舒伯特一生崇敬“乐圣”贝多芬。他死后,人们遵照他生前的愿望,把他安葬在贝多芬墓旁。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不,舒伯特美丽的希望并没有被埋葬,而是留在他的“流浪者幻想曲”里,寄托在他所有的杰作中,永远不会被我们忘却。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8-10 20:48 编辑 ] 文章是1997年写的,当时是SCHUBERT诞辰200周年.
文中提到的CD片是这张. 韩国压片? 韩国SKC压片厂很著名的啊,DG,DECCA很多好片子都是它家制作的. :) 还没买过舒伯特的正版,小白除了这张还有什么好推荐的?这张现在还买得到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