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
发表于 2008-2-25 18:47:26
原帖由 llyzh 于 2008-2-24 22:5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安塞美一直指挥的是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怎么跑到列宁格勒去了:L ,还有你这张LONDON版只能说普通吧,我朋友有套DECCA黑版的安塞美指挥的巴蕾精选LP那才是好东西,不过说安塞美是“芭蕾之父”到是没错。
白天出去跑了一天,没上来、回复迟了、对不起!
第一个问题、打丢了两个字---客席,是列宁格勒客席指挥、抱歉!
第二个问题、好坏东西不是你这样分的,如果你知道DECCA与LONDON的关系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我手头上也有些黑胶、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我听半生的了。早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的DECCA在英国国内只有黑底银字的片芯贴,如果是黑底白字的、那可能就是复刻版。DECCA又分宽边和窄边(凸母板变更),LONDON标识是DECCA在取得了ffrr录音技术认可后的面向英国海外的品牌,英国国内压片上市的比较少。大LONDON也有宽边和窄边之分,但都是同一时期的东西,最早期的LONDON品牌是水粉底色金字,保管不好的就失去了金色亮光。只要是同一录音模板、可以有多个片芯贴,只是差在压片时间上,比如头版的未压片就不如二版的首压片,好了就不多侃了,黑胶的版本问题既古老又新鲜、、、、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llyzh
发表于 2008-2-25 20:50:23
我是88年大学一毕业开始听LP的,由于我家就住在中图附近,几乎每个星期六、日都会去中图逛逛,当时中图的陈老师、刘大可、小吴彼此都很熟,当时和我一样经常去中图的还有象后来九龙的老板汪明华(他那时就在中图收了超过2千张LP)以及新民晚报的沈次农等。这点小白可能比较清楚,我自己在中图收的LP也超过8百张,DECCA和LONDON的区别我还是知道的。我朋友那套DECCA当然是英国的头版(他家里头版唱片无数,包括有那套著名的皇家巴蕾)。安塞美的著名录音你去三星带花、TAS等上面去查肯定都是DECCA的。现在2手市场上英国压片的DECCA和美国、荷兰压片的LONDON的LP价格差别一查就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llyzh 于 2008-2-25 23:27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08-2-25 21:02:58
汪闵华,呵呵此公现在不知道在干啥了. 以前老跑他的"东企"和九龙空调店.
llyzh
发表于 2008-2-25 21:26:32
汪闵华只是“九龙”的老板,此公原来是上海电厂的一个小头头,“九龙”其实就是上海电 厂的三产。“东企”的老板叫甑志豪吧,那个是海运局下的三产,所以当时它可以绕过中图进口国外的唱片,干的其实就是和现在李源一样的勾当,呵呵!据说为这事当时双方还闹到了北京,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另外你说安塞美是列宁格勒客席指挥?抱歉我查了半天也没查到,都知道列宁格勒的当家是穆拉文斯基他统治这个乐团长达40多年,另外它的客席指挥我查到了布拉兹柯夫、罗杰斯特文斯基、杨颂斯。。。。但没找到安塞美指挥这个乐团演奏的唱片。
换句话说就算请他做乐团客席,我们也知道上世纪6、70年代正是东西方冷战的高峰期,他一年能从他待的瑞士去苏联几次???
kell
发表于 2008-2-25 22:17:34
楼上兄弟误解了,你我也都是听黑胶多年的人了,可明确的告诉你版本问题对我并不重要,只要有心仪曲目、盘面良好、一律在收获范围,更何况我这里收集黑胶相对比较方便,可以说应有尽有,不是特别有“纪念”意义上的东西基本上都能搞得到,但我对那些炒作行为的买卖从不伸手的。另、港台等地的评论我从来都是不光顾的,什么排行榜之类的更是不费神经,牌子效应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
恕小弟直言,请llyzh兄不要生气呀、、、哈哈。
虽然小弟玩儿黑胶的资历不长,但从手中过过的片子也不下XX余张了,关于版本这个问题、想说但又无力说穿它。正如有的朋友所言----他国版与原产地版是有差距的,但是,谁“差”、谁“距”,这不是三言两语可道尽的,如同日本车好还是德国车好一样,是个纠缠不清的“历史问题”,不可全面否认他国版、但也不要有意提升原产地版的地位。小弟手中有很多不同时期的同一曲目(必须是同一时间的录音)的多国版本片子,认真的比较试听过,区别真的很大吗?结果是否定的,由于这些录音在不同的国度里、不同的时间里、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不同的后期混音条件里、不同的录音技师手里、不同的材质片基上、、、、、、、这么多的不同条件,理论上讲----完全相同的“录音”纪录是不存在的!再者、如果是出自同一“凸母板”的压片、同是头版的还要有片首和片尾之分呢,更何况版权所有的公司一般不会提供给它社原始“凹母板”,大多提供的是“原始母带”的复制带,它社再利用这个复制带进行后期“混音”制作、添加混音工程师的“味精”和“调味料”,最后再制作“凹母板”、“凸母板”、压片。绝大多数的烧友们并不知道这里的“猫腻儿”,请问你比啥?听啥?动不动就很易出口------这个版本不如那个好、、、等等。比较版本前、事先一定要知道是不是“同一时间”的录音、是否是“同一原始母板号”、经过“后期混音否”等诸要因后,再行比较试听,否则,无实际意义,因为你听到的不是“原始录音”、而是“后期混音”音效。它国内的纯“它国版”古典片子不是很多,除非是在它国内录音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由版权所有的录音公司提供的“凸母板”(原产国凸母板)的原始录音母带等灌制的,前者在他国国内压制的片子与“原产国”一致、没啥差别,非要说出差别的话、那就是第一---片基上有原版号、内贴上也同时印有原版号和他国国内编号,第二----内贴和封套的后面底部有他国或英文的---他国制造或印刷,后者(利用原始母带)就人见人智了、混音后的效果、、、、喜欢的说是“干净”、不喜欢的说是“干、硬”、、、,君不见有相当一批早年的珍贵历史EMI录音被小日本给“搞”得干干净净的、听起来很上耳吗、也有些人说声音比较“假”、不自然、、哈哈哈,这一点还要自己鉴定啊。暂且就先聊到这里,以后有时间大家再一起讨论,也有利于提高和学习啊、、、、
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给玩儿黑胶的朋友们提个醒儿,尤其是“烧蝶”的朋友,无论别人如何、只要自己玩的开心、经济条件也允许的情况下,买些自己特喜欢的“高价”片子也无妨啊,哈哈哈。
乐团客席一事、由于受当时历史原因所致、正如同-----莫扎特当年是个赌徒一样、资料上是没有记载的。我也是听一位音乐界大腕口述的,事实真实与否、不敢打保票。
[ 本帖最后由 kell 于 2008-2-25 22:25 编辑 ]
llyzh
发表于 2008-2-25 23:26:06
呵呵!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是以听音乐为主,不太发烧的。不过既然收集LP,那么都版本也应该是要追求那么一下的,我上世纪90年代也公派到日本打过两年工,我们公司在东京神乐坂,有空也经常去附近的高田马场的几家中古店淘淘唱片。回国时还带了大概百余张LP回来。你的LP我看封面应该是日版的LONDON,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日本KING RECORDS公司压制的(另外我记得日版的EMI应该是东芝公司压制、DG是日本宝丽金公司压的)。不同的版本声音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日版的声音差别还是很大的(这点在CD上也相同)。至于声音好坏那就各有所爱了。。。。。。
kell
发表于 2008-2-26 08:10:47
原帖由 llyzh 于 2008-2-25 23:26 发表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是以听音乐为主,不太发烧的。不过既然收集LP,那么都版本也应该是要追求那么一下的,我上世纪90年代也公派到日本打过两年工,我们公司在东京神乐坂,有空也经常去附近的高田马场的几 ...
既然老兄也在日本呆过、也在东洋掏过黑胶,那么应该知道“輸入メタル”这个词儿吧。同是日本版的,由于母板(凸版)的来源不同,最后得到的“声音”就不同,如果是使用“輸入メタル”压制的片子或在原产国贴牌压制的话、在心理上就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出在利用版权所有国提供的“母带”进行后期制作时、或多或少的参进人为因素,对于这样的片子、方可称之为纯日版的,大家是针对这种片子来讨论它的“日本声”的。在日版的片芯贴和盘面内圈周围一般都印刷、压制的母板号或序列号,“纯日版的”绝对没有原版的母板号,只有本国的编号或序列号,一看便知。
lqhaudit
发表于 2008-3-8 14:26:08
不知各位老大播放LP的机器是从哪里搞到的。
kell
发表于 2008-3-12 19:14:26
去市场找吧、、、几十块-----几万块的都有啊